呵护健康 预防先行——汉中市幼儿园夏季传染病防控指南
发布日期:2023-06-12 15:20:21 来源: 点击次数:0
卫/生/保/健
<<<夏季传染病防控指南>>>
亲爱的家长朋友们:
夏季来临,随着气温的升高,细菌、病毒等各种病原体更容易滋生繁殖,同时近期气温波动较大,部分传染病进入高发期,希望家长与幼儿园共同关注并做好传染病的预防,用心呵护幼儿健康成长。
一、新型冠状病毒“二阳”
近期,新冠“二阳”来袭,全国报告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确诊病例数呈现上升趋势。世界卫生组织(WHO)建议,将初次感染后间隔至少3个月核酸检测为阳性的定义为“二次感染”。如果间隔不到3个月,但发现了感染不同分支的证据,也可判定为“二次感染”。从临床表现来看,无论是二次感染新冠病毒,还是新变异株导致的首次感染,目前看来都是类似的,主要表现在上呼吸道,以无症状或轻型病例为主,重症病例很少。
预防措施:
1.接种疫苗是预防新冠病毒最好的办法,有助于建立群体免疫屏障,减缓并最终阻断疾病流行,保护个人和家人的健康。
2.做好家庭成员的健康监测,如果发现有发热、咳嗽、乏力、腹泻等症状,要佩戴好口罩,及时去医院检查治疗,并第一时间将情况告知班主任。
3.尽量不去人群密集、空气不流通的场所。
4.开窗通风,一般来说,每天开窗2—3次,每次不少于30分钟。
二、手足口病
手足口病是一种由肠道病毒引起的儿童常见传染病。顾名思义,就是手足、口咽部出现斑丘疹、疱疹,常伴有口痛、咳嗽、流涕、厌食、低热等症状,多数症状较轻患儿一般在一周左右自愈。
预防措施:
1.饭前便后、外出回家后要用肥皂或洗手液等洗手。
2.注意保持家庭环境卫生,经常通风,勤晒衣被。
3.幼儿使用的餐具使用前后应充分清洗、消毒。
4.不要让幼儿喝生水、吃生冷食物。
5.手足口高发期,不宜带幼儿到人群聚集、空气流通差的公共场所,避免接触患病儿童。
6.幼儿出现发热、出疹等相关症状要及时到医院就诊。
7.患手足口病居家治疗的患儿避免与其他儿童接触,以减少交叉感染。
8.家长要及时对患儿的衣物进行晾晒或消毒,对患儿粪便及时进行消毒处理。
三、荨麻疹
小儿荨麻疹,俗称风疹团,是一种常见的过敏性皮肤病,主要表现为皮肤大小不一的红斑及水肿型反应,常伴瘙痒。一般的荨麻疹都是由过敏引起的,因此,要让孩子远离过敏原。
预防措施:
1.尽量避免进食过敏性食物。
2.外出做好个人防护,佩戴口罩。
3.在春夏季节关闭门窗,减少室外花粉的进入。
四、疱疹性咽峡炎
疱疹性咽峡炎是柯萨奇A组病毒所致,夏季高发,是常见的一种具有流行性的病毒性咽炎。特征为骤起高热伴有咽喉痛、头痛,并常有颈、腹和四肢疼痛。
预防措施:
1.引导孩子勤洗手、吃熟食、喝干净水。
2.注意加强日常锻炼。
3.居家勤通风、经常晒被褥、玩具多消毒。
4.人口密集的公共场所尽量少去。
五、感染性腹泻
感染性腹泻是夏季常见的肠道传染病,发病时会出现恶心、呕吐、腹痛、腹泻、食欲不振等胃肠道症状。
预防措施:
1.注意饮食、饮水卫生,喝热水,不吃半生食品。
2.减少外出吃饭的次数,减少去拥挤的地方,切断传播途径。
3.注意个人卫生,养成饭前和便后洗手的习惯。
六、夏季饮食注意事项
1.饮食要合理,营养要丰富
夏季幼儿饮食不能单一,需要多变换花样,做到品种多、荤素搭配合理。这样可以增加孩子的食欲,提高对营养的吸收率。
2.要多喝白开水
鼓励孩子多喝白开水,不要等到口渴时才记得喝。补水宜少量多次,因为一次性大量进水,会稀释胃酸,不利消化食物和杀菌。
3.要保证食物新鲜干净
夏天食物特别容易变质,所以最好即买即做即吃,这样才能更好地保护幼儿的肠胃健康。
4.一定要吃早饭
夏天里尤其是周末或假期,睡眠饮食容易不规律,有时候会忽略吃早餐,家长一定要注意督促孩子按时吃早餐,有意识地让孩子早睡早起,并在早餐上多弄些花样,让孩子爱上早餐。
5.要适当调整饮食结构
天气越来越热,孩子会出现胃口越来越不好、食欲明显等表现,不想吃饭,还总是挑食,其实这与天气原因有关,因此家长们要适时地给幼儿调整饮食计划。
幼儿的健康成长离不开家长和老师的细心照料,让我们家园携手,一起加强传染病防范意识,提高预防知识水平共同助力幼儿茁壮成长。
上一条: 爱眼护眼,守护“视”界——汉中市幼儿园爱眼日知识宣传
下一条: 《学龄前儿童做主动眼保健操》来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