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首页> 家长课堂

汉中市幼儿园中秋国庆假期预防传染病知识宣传

亲爱的家长朋友:

大家好!中秋国庆佳节将至,节假日走亲访友旅游,人群流动性增加,感染传染病的风险随之增大,幼儿的免疫力较弱,为减少幼儿感染疾病的机率,保障幼儿健康,现分享相关疾病防控知识及温馨提示如下:

一、流行性感冒

微信图片_20231122104118


此为流行性感冒病毒引起的常见急性呼吸道传染病,传播力强,常呈地方性流行。主要临床表现为突发高热,头痛、全身酸痛、乏力及呼吸道炎症,咳嗽、咽痛等。婴幼儿和老人易并发肺部感染。

预防措施:

1.培养良好的卫生习惯,勤洗手、戴口罩、讲卫生等。

2.避免去人员密集的公共场所。

3.远离患病人群,如果生活区域有流行疾病的可能,则尽量避免出入此类场所,对已经感染的患者进行隔离。

4.做好疫苗接种,每年流感流行前可以接种流感疫苗降低感染风险。

二、呼吸道感染




微信图片_20231122104152

秋干气燥,易发生咽喉部干燥,抵抗力下降。若受到鼻病毒等感染,就会发生上感,出现发热、打喷嚏、流鼻涕、鼻塞、咳嗽等症状。

预防措施:

根据天气变化增减衣服,多到户外活动。发生上呼吸道感染不要滥用抗生素,让幼儿休息好,多喝白开水,饮食以素淡流质为宜。

三、疱疹性咽颊炎

微信图片_20231122104235

疱疹性咽峡炎是由肠道病毒引起的疾病。多见于3-10岁儿童,好发于夏秋季。潜伏期3-10天。多以突发高热开始,24-48h可达高峰,升至39-41℃,伴头痛、咽部不适、肌痛等,婴幼儿常有呕吐、拒食,甚而发生高热惊厥,一般3天内退热,症状消失。

预防措施:

经常开窗通风,早晨、饭后及睡觉前漱口、刷牙。注意劳逸结合。防止受冷,如身体不适应卧床休息。进行饮食调养。饮食以清淡易消化为宜,再辅助一些清爽去火、柔嫩多汁的食品摄入。外出应戴口罩,做好防护措施。保持肠胃通畅。平时多饮淡盐开水,吃易消化的食物,保持肠胃通畅。一旦发现相应症状应尽快就医。

四、手足口病

微信图片_20231122104328


患儿有轻微的发烧,口腔内部出现水泡,有时会伴有疼痛感,形成口腔的浅表溃疡。病后1—2天,患者的手脚上会出现水泡(多见于患者手指、手背和脚背的皮肤表面),但不痒不痛,具有较强传染性。

预防措施:

做好环境、食品卫生和个人卫生,饭前便后要洗手,预防病从口入。尽量少让幼儿到拥挤公共场所,减少被感染机会。注意幼儿的营养、休息,防止过度疲劳,降低机体抵抗力。

五、诺如病毒

微信图片_20231122104359


诺如病毒感染主要症状有腹泻、呕吐、反胃、恶心和胃痛,还有发热、头痛和全身酸痛等。有明显的自限性,多数患者发病后1-3天即可康复。

预防措施:

1.注意饮食卫生,不喝生水,不与别人共用水杯;食物要烧熟煮透,不去无证经营的小摊、小店就餐,以免“病从口入”。

2.保持居家整洁,对病人的呕吐物及粪便要及时消毒处理。

3.提高身体素质。积极参加体育锻炼,注意营养均衡,增强体质。

六、国庆期间我们该怎么做?

1.教育幼儿饭前便后、外出后要用肥皂或洗手液用流动的水洗手,养成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预防病从口入

2.教育幼儿喝开水,不要让幼儿喝生水、吃生冷食物,不到无证摊贩、小店或饮食店买东西吃,不吃“三无”食品,剩饭剩菜要热透后再食用

3.注意保持家庭环境卫生,居室要经常通风换气,勤晒衣被

4.不要带幼儿到人群聚集、空气流通差的公共场所去游玩,避免接触有发热、出疹性疾病的儿童,减少被感染的机会。

5.多注意观察幼儿身体状况的变化,一旦发现幼儿有发热、出疹等情况,应尽早带到医院就诊,积极配合医生的治疗。居家治疗的儿童,不要接触其他儿童,父母要及时对患儿的衣物进行晾晒或消毒。

6.让幼儿生活有规律,保持充分的睡眠,这对提高儿童自身的抵抗力相当重要;让儿童积极参加体育锻炼,多到郊外、户外呼吸新鲜空气,增强体质;根据天气变化,适时增减衣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