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心、用爱”搭建家园沟通的桥梁——苏宇斐老师家访心得
发布日期:2024-06-23 10:55:40 来源: 点击次数:0
本学期以来,我与搭班老师对班上的每一位孩子进行了入户家访,这是一次难得的机会,让我能够深入到每一个家庭,与家长们面对面地交流,更全面地了解每一个孩子的成长环境和家庭背景。
在家访的过程中,我深切地感受到了家长们对孩子的关爱和期望,有的家庭注重孩子的自由个性发展,有的则更加注重孩子在知识能力方面的提高。同时,我也发现了孩子的另一面,有的孩子在幼儿园比较安静,参与活动的热情不高,但是在家中表现得非常活泼好动,表现欲强烈,有的孩子在幼儿园里聪明能干,动手能力强,在家却还要让家长喂饭擦嘴,也有的家庭有些特殊的情况,深入沟通之后才了解到家庭教育方面出现的困难......这让我意识到,了解孩子的家庭教育情况,和家长分享科学的育儿理念,帮助有需要的孩子,和家长形成教育合力,共同促进孩子的成长,家访工作显得迫切而重要。
如何让家访不流于形式真正达到家访的目的呢,在我的家访过程中,我特别关注以下两方面。
第一,关注个体差异,让家长感受到老师的用心。
每一个孩子都是独特的个体,家访的目的要因人而异。在家访前,老师要对孩子在园的生活情况、发展现状,优势等方面的情况做简要的梳理,家访的目的和重点要明确,不能只是“大概的聊一聊”,否则达不到家访的目的。和家长沟通时,首先要根据孩子的生活及发展教育情况进行交流,交流不能是教师的单方面“说明”,要和家长交换意见,让家长和老师增加对孩子的了解,在此基础上,再进行关于行为习惯的培养和育儿理念等方面的沟通,不同的家庭有着不同的育儿理念和习惯,教师要注意,和家长沟通时,要把科学理念和幼儿发展水平、性格气质、家庭教育情况相结合,提出可行性建议和意见,让家长感受到老师对孩子教育和成长的用心。
第二,关注特殊群体,用爱助成长。
每个班上都有一些“小星星”需要老师和家长给予更多的帮助,有的“小星星”可能性格胆小,有的“小星星”心思细腻敏感,有的“小星星”发展较慢或者身体欠佳,也有的“小星星”因为家庭的原因,需要老师给予更多的关怀和陪伴,老师的一次次拉手、一次次拥抱都会给孩子莫大的鼓励和安慰。这些孩子需要的是比旁人更多的爱,老师要理解家长们的心情和对老师的期盼,家访时老师要给予孩子更多的肯定,尤其是孩子的优势及长处,可以通过一些照片和视频,比如独立吃饭、收拾餐具、参与集体活动等各个方面的变化,让孩子的成长被看见,从而增加家长们的教育信心,并通过专业的育儿理念和科学的学前教育理论,结合幼儿发展的现状,提出合理的、科学的建议,激发家长的教育热情,并且,在后续的工作中,要持续沟通,及时反馈教育效果,让家长看到老师对孩子的爱和付出,从而不断提高家园共育的效果。
这次家访让我更深刻地感受到了与家长沟通的重要性。每一个孩子都是独特的个体,作为教育工作者,我们应该和家长经常的、持续的进行沟通,深入了解每一个孩子,为他们提供更为有效的个性化的教育支持。家访过程中,我也收获了很多宝贵的经验。首先,我学会了如何更好地与家长沟通,了解他们的需求和期望。在与家长的交流中,我始终保持耐心和尊重,倾听他们的意见和建议,这让我赢得了家长的信任和支持。其次,我也学会了如何更加关注孩子的内心世界,了解他们的需求和感受。在未来的工作中,我将更加注重与家长的沟通和合作,定期与家长进行面对面的交流,了解孩子的成长情况和家庭教育的现状。共同为孩子们的成长贡献力量。同时,我也将加强自身的专业素养,不断提高自己的教育水平和能力,为孩子们的成长和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