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子陪读心得(第三期)
发布日期:2024-06-26 10:25:28 来源: 点击次数:0
阅读——共同成长之路
大一班 张可心妈妈
大家好,我是大一班张可心的妈妈,很高兴能跟大家探讨关于亲子阅读的问题。我觉得,选择成长,是人与人达成共识的最好方案,而坚持阅读,是共同成长的最好方式。
孩子在成长的过程中,每个阶段都会遇到各种各样的困难和挑战,我希望阅读成为她随身携带的一座避难所。
在每个家庭中都会有独特的阅读方式或活动,不管是什么样的,我觉得都应该坚持下去,日积月累,家长和孩子必然会共同成长。
在我们家,是这样的:
一. 声音是个好东西
孩子对于阅读的喜爱,大概是从声音开始的。我们都喜欢听音乐听故事,家里天猫精灵的使用率远高于电视,纯粹的声音输入经过神经元信息的转换可以让大脑充满想象,画面的丰富度没有上限。
二. 以身作则,专注阅读
1.一次只做一件事:这既是专注力的训练,也是阅读效率的重要保障。2.出声来,角色扮演,声情并茂:利用我们声音的特质和变形,去还原甚至创造故事或情境,将大家带入无边的思域,丰富阅读内容,还可彼此纠正发音。3.一起阅读:一起读同一本或各自读不同的书,榜样的力量影响深远,后续甚至我们在忙自己的事的时候孩子也会按自己的计划阅读。
三. 尊重彼此兴趣,互相学习
给孩子买的书我都要读,我的书她也会看。我们告诉她,书架上的书她都可以看,她对我的有些书的喜爱甚至超过我;最初是我们给她选购书,现在是她自己选书——尊重孩子的选择。
四、保持好奇,时时处处读
任何时间地点,视线所及的都可以读,顺带进行生字积累、常识积累,这也是孩子获取社会信息的重要方式:比如宣传栏、店铺招牌、食品配料表、超市商品、宣传手册、宣传单等,家长在此时进行现场教学是最好的家庭教育,还能督促家长进行深层次的学习和反思。如果出门,哪怕不远的地方,我们也会带上几本书,随时想读就读。
五、记录感想,分享收获
随手记下的感想很珍贵,纸质、电子或音频都可以,认知负荷理论认为感觉记忆会将大量信息过滤掉,对最重要的信息保留足够的注意,以便让它们进入工作记忆,而人的工作记忆能力是非常有限的,它会将信息分类,把必要的信息编码到长时记忆中,把不必要的信息丢弃,所以记录就变得尤为重要。我们也会相互讨论或分享阅读后的感受,有碰撞的点就会更有意思了。
六、无限定,鼓励二次创作
一本书读多少次都行,读多慢都可以,这恰恰也是孩子专注力的体现。没有书在手边的时候可以直接复述,可以改编,甚至原创一个新故事。我之前参加家园共育活动时有一个活动就是看图说话,并据一张绘本封面图每个家长进行续写。诸如这种激发灵感的活动,当然是多多益善啦。
作为家长,我们要主动选择成长,坚持阅读,让阅读成为孩子和我们生活的必需品,才能引导孩子拓宽认知。最后,我要感谢陪伴张可心的三位老师:杜老师、李老师、王老师对张可心的引导、鼓励和关爱,让她在温暖的大一班家庭里坚定地成长!也要感谢汉中市幼儿园的领导团队对家园共育工作的重视和积极开展,让作为家长的我们有底气、有信心与孩子们共同成长!谢谢!
上一条: 亲子陪读心得(第二期)
下一条: 李珊珊老师家访心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