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首页> 分享园地

温霞家庭教育工作室——《向家庭语言暴力说NO》


      当一个人受到语言暴力攻击,他的情绪疼痛在大脑区域反应,和身体疼痛极为相似,神经系统能体验到了几乎相同级别的疼痛。也就是说,当父母辱骂自己孩子的时候,孩子情绪上遭受到的创伤,和身体受到伤害的疼痛程度不相上下! 言语暴力最容易影响的大脑区域是胼胝体(主要负责两个大脑半球间传递动机、感觉和认知信息的区域),海马体(负责管理情绪的大脑区域),和前额叶(负责思考和决策的大脑区域)。

一、 为什么拒绝语言暴力

语言暴力不仅仅只会影响人的一段时间,更多的情况下会影响到人的一生。语言暴力之所以为暴力,就是因为它的产生对其他人造成了较为严重的不良影响,例如形成自卑、胆小、自我否定、没安全感的防御型人格和过于敏感、偏激、叛逆、暴躁的攻击型人格。

二、如何看待孩子的情绪 图片

    良好的心情是种生产力”,会拓展个体认知和思维弹性、提升创造性。当儿童觉得不安全时,就会降低记忆力和发现知识、获得习得乐趣的能力,常常对他人充满敌意或容易畏缩。

    要改善亲子关系、提升教养质量,父母首先要学会调整情绪语言。

    父母有条件的、选择性的爱的表达,如“你要是不听话,妈妈就不要你了”,常常让孩子感觉焦虑,害怕父母不爱自己,于是会不断地讨好父母,在亲子互动中容易察言观色、犹豫不决,失去自我决断力。

    唯有绝对的、无条件的爱,例如“做不好没有关系,这只是暂时的困难,妈妈会陪着你”,这样的爱才能让孩子有勇气尝试错误,有勇气在漫长的人生道路上独立而行,探索未来。给予孩子无条件的爱父母和家才是温馨的,才能成为孩子最终的安全舒适区。

 孩子是上天赐给父母最好的礼物,当父母愿意从孩子的角度来看事情时,亲子关系就亲密了。当父母尊重孩子的看法时,他的心房就打开了。当孩子全心全意爱父母时,养儿育女的辛劳才会变成甜蜜的人生回忆。

      父母如果是工作带来的情绪不佳,应避免迁怒于孩子,冷静下来,力求清晰地表达自己的感受。比如告诉孩子“妈妈最近工作压力有点大,心情不太好,但是跟你没有关系,可以让我安静一会儿吗?”如果是亲子互动中出现的不佳情绪,则要避免简单否定孩子,保护孩子的自尊心。比如“你又没有将书放回原处,妈妈感觉很不开心,因为我很担忧你以后不能很好的照顾自己,我想知道你是不是遇到什么困难了呢?如果有困难,说出来,妈妈陪你一起解决。

    情绪不是用来压制的,而是亲子关系重要的沟通途径。因此,父母应时常反省自己情绪状态,选择合适的言语来表达情绪,选择合适的方式来排解情绪。在亲子互动中,父母掌控着沟通的绝对权力,应谨慎反省自己的情绪状态,学习选择合适的情绪表达或反应方式,尤其要注意如何恰当地表达破坏力比较大的气愤等情绪远离伤害的最好方法,及时控制怒火带来的破坏力。

 三、如何面对孩子的小状况

    面对孩子的问题,父母选择理解和支持,从表达“我”的感受开始,而不是简单地发泄不满,孩子就不会简单地沉迷在各种情绪纠结中,才有可能在失败中真正学到经验。

    探索问题出现的原因,既避免了简单武断的批评引起的冲突,又为孩子示范了正确处理情绪的方式,引导孩子自己发现问题、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

    父母要允许孩子犯错,更要陪伴孩子从失败中吸取经验,让失败成为成长的契机,转危为机。父母接受孩子会犯错的事实,允许孩子表达自己的情绪,就可以心平气和地协助他们成长。

孩子哭的时候给他一个拥抱,说“我知道你很难过,你想出去玩,但是现在到睡觉的时间了”,帮他明确表达出来;“你想哭就哭吧,妈妈陪着你”,鼓励他表达情绪。这样做,孩子清晰地知道情绪来自哪里,才不会无休止地大哭大闹。当孩子犯错的时候,父母首先要了解孩子的感受,同理或回应他们内心可能出现的内疚和难过的情绪。

    对只问结果、不陪伴解决问题的父母,孩子往往会自动从亲子互动中退出,让双方关系横亘着坚硬的玻璃心墙,看得见彼此,却走不进彼此的心。

温馨提示:

 “世上没有完美的父母,我们应及时意识到粗暴语言对孩子的伤害,尽力减少伤害的发生。父母应让孩子自己大胆尝试,鼓励孩子面对错误时不恐惧、不害怕;尊重孩子,协助他们建立自信,让他们意识到从失败中成长的重要性,学会承担责任;拒绝暴力,用正确的教育方法进行沟通,好好说话,成为孩子温暖的陪伴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