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霞家庭教育工作室”——《家长如何培养孩子的合作意识》
发布日期:2023-03-12 14:45:32 来源: 点击次数:0
教师介绍
秦欢欢,女,中共党员,大学本科学历,一级教师,高级家庭教育指导师。汉中市幼儿园骨干教师,汉中市三八红旗手(妇联执委)温霞家庭教育工作室成员。曾先后荣获汉中市学科带头人、汉中市教学能手、汉中市优秀教师、汉中市最美系列人物、青年学习标兵、汉中市优秀班主任等荣誉称号。她的家庭教育理念是:营造温馨愉悦的家庭氛围共促孩子健康成长。
家长如何培养孩子的合作意识
与人合作的能力已成为当今世界人才的重要素质之一,所以培养孩子与人合作的能力是父母刻不容缓的工作。合作是现代人的一项基本素质,如果一个人不能与人真诚合作,他就很难获得成功。《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社会领域目标指出:成人应帮助幼儿养成合作的态度,学习初步的人际交往技能。因此,家长需要从小培养孩子的合作能力,当孩子初步出现合作意识时,家长需要正确的引导,帮助孩子形成正确的合作观。
为培养孩子的合作意识,家长可以尝试这样做:
1.从家庭生活中创造合作
家长可以从一些家庭活动中,寻找合作的契机。比如一起做饭,一起打扫卫生。在做饭过程中,动员大家一起参加,有明确的分工,妈妈焖饭,爸爸炒菜,那可以根据孩子的兴趣引导孩子做别的事情。打扫卫生时可以提前将目标和重点说出来,然后一起合作完成。流程可以是妈妈整理收拾东西,孩子拿吸尘器吸灰尘,而爸爸跟在孩子后边拖地,这样不仅会提高效率,还会让孩子意识到合作的重要性。
2.公共场所,遵守规则也是一种合作
曾经看到过这样一则新闻:在一家游乐场内,两个孩子因抢玩具打闹,一家长竟然训斥起别人家的小孩,并出手掌掴9岁孩童。家长的这种行为看似是在帮孩子,实则对孩子有很大的危害。公共场所,就是大家一起玩的地方,而不是唯我独尊,随心所欲,这样无底线的宠爱只会让孩子狂妄自大。所以,家长要在公共场所为孩子设定一些规则,比如“轮流制”,轮流是适合公众场所的万能法则,也是小孩子理解合作规则的入口。家长要做好这第一榜样,带领孩子学会合作。
3.引导孩子体会合作的快乐
很多孩子喜欢以自我为中心,体会不到合作的快乐,这个时候家长记得要点醒孩子。比如,一个人是不是不能玩跷跷板,但如果两人一起玩就很有意义,所以合作也是这样,大家朝着一个目标共同努力,就会收获很多。
合作在孩子的一生中占据重要地位。因此,鼓励孩子学习合作,让孩子体验到合作的快乐,是父母需要重点引导的。一个会合作的孩子,不仅在沟通上占优势,而且在人际关系方面也会有着相对提升。
在这里,我们也有几本关于合作的优秀绘本分享:
《小老鼠分果果》
推荐理由:这个故事告诉我们,社会是合作的体系,比如,小老鼠独自运送果子是很困难的一件事情,需要每个小动物彼此贡献各自的智慧和其独有的本领。在大家的帮助下,小老鼠虽然没有成功地将大红果运送到家,但是结局还是完美的。是合作让动物们体会到了团结的力量,感受到了合作的快乐。
《大个子波波熊》
推荐理由:这是一个发生在集体生活中的关于合作的故事。最开始孩子可能不懂得如何去合作,但通过咕咕嗒老师的引导,孩子们展开讨论,商量办法,学习合作的方法。正如为本书写讲读建议的梅子涵老师所说:“成长一定要走在队伍里,因为队伍里有很多的耳朵和鼻子,有各种感情的力量。”
《被卡住的鸭子》
推荐理由:在这个故事中告诉我们很重要的一点:合作需要提供建议,而不是命令。一开始,故事中的小鸡建议小鹅撬开门板,在不起作用的情况下叫来了一个又一个的小动物,大家在一起讨论,商量解决问题的办法。直到最后,小老鼠提出了一个建议,将小鸭子成功解救出来。大家合作完成一件事情需要每个人提供自己的建议,才能快乐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