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霞家庭教育工作室”——《如何培养幼儿创造力》
发布日期:2023-04-02 14:10:13 来源: 点击次数:0
家教基地
- 温霞家庭教育工作室 -
教师介绍
纪培,女,汉中市幼儿园教师,汉中市三八红旗手(妇联执委)温霞家庭工作室成员,汉中市幼儿园心理健康委员会成员,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心理咨询师”和 “家庭教育指导师(高级),主持并参与多项省市级课题,多次荣获省市级奖项、获汉中市幼儿园“先进工作者”“书香教师”荣誉称号。
如何培养幼儿创造力
创造力也是一种思维能力,它并不是漫无边际、天马行空式的创意,而是能提出问题、解决问题、创造新事物、帮助人适应环境的能力。如何训练孩子的思维,培养孩子的创造力呢?以下小妙招分享给您:
先了解孩子思维发展的几个阶段
1.0~3岁,直观动作思维主导
孩子的思维活动往往是在实际操作中,借助触摸、摆弄物体而产生和进行的,看不到物品或者当活动停止,他们的思维很有可能也就跟着停下来。
比如,桌上放着一个苹果,孩子矮小够不着,怎么办呢?这时期的孩子如果发现他旁边有凳子,于是把凳子搬过来自己爬上去,成功地把苹果拿到手。孩子学会借助别的东西来达到自己的目的,是从不断操作过程中理解的。
2.3~6岁,具体形象思维主导
即使当事物不在孩子眼前,他还能在头脑里呈现它的样子,然后运用这种形象来进行思考,3~6岁的孩子具体形象思维占优势,而他们缺少立体感和空间感。这也是为什么用数字加减,孩子反应不过来,但是用实物举例子,就容易理解。在这个阶段,家长要注意增加孩子的经验,丰富孩子的词汇,多给孩子动手的机会。
在孩子拆装玩具或积木时,帮助他们理解平面与立体的关系,和孩子玩物品分类和比较游戏,让孩子从具体中学会归纳,利用孩子的好奇心,经常向他们提出各种问题,引导他们去观察事物和现象等。
3.6岁以上,则是抽象逻辑思维开始
六七岁开始,是孩子抽象逻辑思维开始发展的阶段,孩子将以概念、判断、推理等形式来认识事物的本质特性和内在联系。虽然从概念上讲,6、7岁以前的思维还算不上真正意义的逻辑思维,但这个阶段孩子思维发展非常迅速,实际上他已经用自己的方式开始“逻辑”思考了。
比如,一只狗有4条腿,两只狗有8条腿,三只狗有多少条腿?像这些问题,就是属于抽象逻辑思维能力题。
如何培养孩子思维能力,激发创造力呢?
1.给孩子提供一个私人空间
培养创造力需要打破条条框框的束缚,让孩子们能够尽情自我发挥,所以家长们请给孩子提供一个属于他们自己的私人空间。在这个小空间里,家长尽量不要干涉孩子们的活动,让他们做小主人。这样孩子们就能最大限度的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并尽情的实践自己的想法,而他们的创造力会在不知不觉中提升很多。
2.鼓励孩子的好奇心
好奇心是幼儿积极观察、反复思考问题、培养创造性思维的强大动力,是创新的出发点。
孩子天生就有好奇心,当他们在探索周围的世界时,就会遇到各种问题,并且不断向家长提问,很多家长对孩子的不断提问会失去耐心,敷衍或训斥孩子。这样一来,孩子会逐渐失去好奇心,不再敢发问。
其次,没有知识的储备和各种信息的刺激,孩子便不会有问题产生。因此,父母要注重家庭中文化氛围的建设,父母要加强自身知识的学习,以切实行动来树立榜样并影响儿童,同时努力形成以读书、阅报、参观博览会等为主要内容的家庭业余生活。同时,要尽可能为孩子提供各种图书和资料,并耐心认真地对待孩子的提问。这样,孩子处于爱学习、鼓励思考的家庭氛围之中,自然而然地就会形成爱质疑、善提问的好习惯。
3.和孩子说话要有逻辑
日常生活中,和孩子说话要有逻辑。比如,夏天到户外玩,可以告诉孩子,因为今天很热,所以你容易口渴,因为容易口渴,所以你需要多喝水。
又比如,明天一早要赶飞机,可以告诉孩子,因为航班很早,所以我们要早点儿起床。即使孩子不一定能完全理解其中的因果关系,但在长期的潜移默化中,他也会开始模仿类似的思考,思维将会更加清晰。
4.告诉孩子做事顺序,要善于思考
生活里处处留心让孩子知道做事情的顺序,也是训练孩子逻辑思维的好方法。比如,为什么要先穿袜子再穿鞋,为什么先系好安全带再开车,为什么搭乐高积木时要按照说明书上的步骤顺序……带孩子一起去超市时,可以告诉他为什么我们需要先拿日用品、零食、干货,然后是新鲜的蔬菜、水果,最后才是冰冻的肉,海鲜,冰激凌,让他知道我们做事情的顺序都是有道理有逻辑的。
5.帮助孩子理解个人感受和客观事实的区别
比如,可能有的小孩子不会觉得蜘蛛有多可怕,但邻居家的小姑娘一看到它就吓得尖叫。这时就可以告诉孩子,假如我们说蜘蛛有八条腿,这是个客观事实,大家都会认可。但觉得蜘蛛可不可怕这是个人感受和观点,每个人都会不同,虽然你自己不害怕,但不能强求别人也不害怕。以此来帮助孩子理解个人感受和客观事实的区别。
孩子创造力的培养,离不开父母的包容与信任、指导与鼓励、陪伴与坚持。希望我们共同努力,让孩子的思维能力得到发展,开出创造之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