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晓辉家庭教育工作室”——《有效陪伴,助力孩子自信成长》
发布日期:2023-06-12 15:05:04 来源: 点击次数:0
家教基地
张晓辉家庭教育工作室
教师介绍
覃雯,汉中市幼儿园教师,一级教师,汉中市三八红旗手(妇联执委)张晓辉家庭教育工作室成员。先后获得“汉中市教学能手”“汉中市学科带头人”“先进工作者”“师德标兵”等荣誉称号;多篇论文在国家级、省市级刊物发表,并主持、参与多项省市级课题,具有较强的教科研实践经验。她从教以来,始终秉承“用爱养育,用心教育,蹲下身来倾听孩子的世界”的教育理念,初步形成出自己的教学主张:“创造自由、宽松语境,支持鼓励、发展表达”,以幼儿发展为目标,倾听每个幼儿需求、发展的规律和年龄特点,充分利用启发提问式教育策略来刺激幼儿的听说能力和感知能力,始终坚持让孩子们自己去感受、去发现、去探索,去表达的教学主张,在轻松气氛中掌握完成活动的目标。
有效陪伴,
助力孩子自信成长
在休息时间,
家长和孩子在一起,
您是用怎样的方式陪伴孩子的?
是真正做到“陪伴”了吗?
今天我们一起聊聊关于“有效陪伴”
的话题!
我们先来看看生活中家长陪伴孩子的几个场景:
场景一:
下班回到家,看到孩子坐在玩具堆里玩玩具,便走过去坐在孩子旁边,和孩子打声招呼后就忍不住掏出手机,刷刷抖音、逛逛淘宝、看看剧等视频缓冲的时候拿玩具逗逗孩子,孩子跟你说话,你“嗯”、“啊”地敷衍回应一下。
场景二:
吃完晚饭后陪孩子完成手工作业,看见孩子错了,总忍不住告诉孩子哪里需要重做,如果孩子还做错,就恨铁不成钢地指责孩子。
场景三:
辛苦一周,终于到了周末放假睡个懒觉,等到起床吃饭收拾完快中午了,才带着孩子出门去户外或者直奔游乐场,让孩子尽情玩耍放飞自我,而你在旁边边观察边玩手机或者接着打个盹。
这些我们所认为的陪伴孩子,其实只是花时间陪在孩子身边,并不是真正的陪伴。
真正的陪伴是能够起到安全和滋养的作用,而以上这些爸爸妈妈的行为,则容易让孩子感受到“我是不好的”,比如爸爸妈妈总玩手机,不陪我玩,是不是自己不可爱,不值得他们陪!妈妈板着一张脸,好像又不高兴了,我是不是哪里又做错了?从而消耗孩子的能量,变得自卑懦弱,情绪不稳定。
所以说,并不是和孩子在一起的时间多就叫陪伴,就能和孩子建立亲密的关系。如果我们看似整天在孩子身边,心里却惦记着各种事,那样的陪伴不仅无效,反倒会让孩子更感不安。
那么,高质量的陪伴应该怎么做呢?
1.相信孩子
不同的孩子会有自己独特的成长方式,以独特的视角看待每一个孩子,坚定地相信他们,提升他们的主观能动性,激发出最大潜力。
2.交流+倾听
亲子关系中,倾听是每一位家长必须掌握的一种沟通技能,它也是我们走进孩子心灵的一道桥梁。多听听孩子的想法、多沟通、尊重孩子,耐心对待孩子。
3.陪孩子玩游戏
玩游戏不需要刻意准备,可以随时随地玩起来,所有家庭成员一起玩个小游戏,比如猜谜语、躲猫猫、玩小汽车等等,能够愉悦家庭气氛,孩子变得更加快乐、自由。
4.亲子阅读
阅读不仅能加强孩子的阅读能力,还能增进亲子感情,可谓一举两得。通过亲子阅读,孩子能在故事中体会快乐与悲伤,更能跟父母一起体会情感的起伏,在感动和愉快中收获幸福,这是亲子共读最重要的意义。
5.利用时间
陪伴宝贝拼的从来不是时长,而是陪伴的质量和效果,父母们只要把一些碎片时间规划好,照样可以实现有效陪伴。
比如出门前给宝贝一个大大的拥抱和暖心的鼓励,点滴中的仪式感和琐碎间爱的表达。再如,睡觉前的陪伴时间,临睡前放下手机和宝贝一起读有趣的绘本,听一个轻松美好的心灵故事。
6.带孩子适当放松
带孩子多亲近大自然是个不错的方法,孩子的学习和成长,需要接触大量的新鲜事物,带着孩子走进大自然,去公园、湖边、草坪,让孩子去看、去听、去闻、去触摸这个五彩斑斓的世界,跟孩子一起分享感受,对孩子的成长有很多的帮助。
陪伴是最长情的告白!对于孩子而言,家长给他们最好的养育方式是陪伴。高效陪伴孩子更是一门必修课,陪伴并不只是时间的长短,关键在于陪伴的质量。对于工作忙碌的父母来说,于工作之余,抽出一点时间,趁孩子还没长大,趁我们还未变老,珍惜陪伴孩子的美好时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