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首页> 家长课堂

“避心暑”小锦囊

暑期对小朋友和家长都是一种挑战,许多家长调侃说:神兽出笼了。作为家长,我们除了给孩子的衣食住行提供保障,还应该了解孩子的心理需求,安排好孩子的暑假生活。 

心理学家分析,每个孩子都有下列四种心理需要:第一,父母的爱护和关怀;第二,被接受、被尊重;第三,得到别人的赞赏;第四,在家里有地位。作为幼儿的家长为保证孩子的身心健康,要做到以下几点:

1.要保证孩子有充足睡眠,规律作息。

在假期我们还应该每天保证充足睡眠时间,幼儿每天不少于10小时,合理作息,早睡早起,不能晚上熬夜,早上不起。学习时间、活动时间等要相对固定、有节律。

微信图片_20240715172221

2.要合理膳食,均衡营养。

在家我们也要食物种类要多样化,荤素搭配。适量食用鱼、禽、肉、蛋和坚果等,多吃新鲜蔬菜、水果、奶类和豆制品,多喝白开水,我们依然要保持和在园一样。进食要规律,一日三餐进食时间相对固定,不暴饮暴食。

3.合理的控住用眼时间。

孩子在看电视持续用眼30-40分钟,应该休息10分钟。近距离使用电子产品时,每次不超过15分钟,每天累计不超过1小时。很多小朋友用哭、闹、撒泼、打滚等方式来实现自己的愿望。为了满足孩子看电视的需求,我们应该和幼儿商量好看电视的时间和内容,让小朋友自己安排,自己控制、自己管理自己。

微信图片_20240715172224

4. 给孩子自己做主的权利。

做任何的决定要告诉孩子,不能不打招呼地离开留孩子一个人,或者跟孩子承诺好的事情不兑现,糊弄孩子,事后也不解释。让孩子没有安全感。作出任何一种选择和决定,家长朋友们一定要和小朋友商量,要先询问孩子的意见,孩子有什么自己的想法。让小朋友自己做主。是去爷爷奶奶家还是去暑托班,去干什么?去哪里?去多久?看多长时间的电视?父母一定要和孩子商量好,听听孩子的想法,尊重孩子的意愿和意见。这样孩子才能感受到自己被尊重,自己的意见被接受。他的情绪和行为自己就会很好的控制和解决。

5. 善于发现孩子的优点,激励和肯定孩子。

再调皮捣蛋的孩子都有可爱和积极向上的一面。作为家长我们更应该从积极的一面鼓励孩子,多说积极鼓励的语言,不管是多么细微的一件小事,孩子只要说到做到了,那么家长都要及时鼓励他和肯定他,增强孩子的安全感和价值感。不管是任何人对他的鼓励和赞美再由家长表述给孩子,孩子的自信心和满足感就会得到大大的肯定。

6. 松弛有度,不要过度放纵孩子。

一个好的习惯养成需要21天的培养,可是一旦不坚持瞬间就瓦解了。所以假期期间还是要养成孩子的良好作息习惯。家长不要过分地放纵孩子,可以培养孩子一些良好的习惯,比如早睡早起,锻炼身体,自己穿衣服,洗脸,叠被子,收拾玩具。大一点的孩子,可以让他们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比如扫地、摘菜、抹桌子等。这样孩子在家里也就有归属感和成就感。

7. 任何时候都要及时沟通交流。

漫长的假期光有这些也是不行的,我们必须持之以恒地去做到。不管孩子在不在身边,我们每天都要想办法和孩子及时地进行沟通,可以抽10分钟与孩子沟通、交流、谈心,倾听孩子的真实心声,了解孩子的心理需求,把握孩子的心理动态。也可以通过视频和孩子交流及时了解孩子的需求并给予及时的帮助,让孩子感觉到父母的关爱,就算没和爸爸妈妈在一起,可是爱却不曾远离。

8. 开展丰富的暑期活动。

提前与孩子一起做好假期规划。周末的时候可以带着孩子一起旅游,去乡村体验生活,或者参加体验性活动。漫长学期后一定要适当放松心情,让孩子可以开开心心地玩耍。家长带孩子去一些他们特别感兴趣的地方旅行,例如海边森林,满足孩子对外面世界的好奇心,同时还可以增进和孩子的亲子感情。也可以在孩子的班级群里和其他的幼儿进行沟通,交流也可以组织一起聚会郊游。同时这样做可以增强小朋友的集体意识和发展幼儿的社会性发展。

9. 保持适量运动,增强体质。

运动会产生内啡肽,也会产生多巴胺,这都是些快乐因子。所以让幼儿运动起来,他们正是活泼好动的年龄不适合圈养在家里。最好早晨早点起床,趁天气凉快好好去户外远动锻炼,中午可以在家好好休息。晚上继续带孩子出门纳凉,增强体育运动。且不可一整天让孩子待在空调房不出门。

微信图片_20240715172227

10.调节情绪,愉悦心情。

在保证安全的前提下,多带幼儿参加健身、舞蹈、游泳、绘画、阅读、音乐等活动,丰富孩子的生活并且及时关注幼儿的情绪变化,保持和小朋友的父母、同学、老师沟通联系。让幼儿保持健康心态,心情愉悦地过好每一天。遇有心情不畅或心理问题时要及时与家长沟通,必要时可寻求专业的帮助与调适。

幼儿的一日生活皆教育,幼儿的陪护人身上一定有幼儿要学习的榜样之处,在身教重与言行的影响下,在和幼儿相处的过程中,让我们用心避开炎热的“暑气”,把相处的一段时光变成与幼儿练习技能和陶冶情操的美妙时光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