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幼未来生态园——汉中市幼儿园70周年园庆班级课程故事展播(第七期)
发布日期:2024-08-25 17:00:19 来源: 点击次数:0
市幼未来生态园
教师:纪培 李乐薇 王玲(大五班)
一、主题缘起
四月初,我们班孵化的小芦丁鸡“坚强”在一天清晨离开了我们,每一个小朋友都很伤心。“一定是昨晚小鸡的水喝光了。”“我觉得是因为小鸡感染细菌了。”对于小鸡死亡的原因小朋友们纷纷发表自己的看法。接着之祎小朋友提出:“要是有一个扫描仪器就可以看看小鸡到底哪里受伤了。”果果说:“以前的鸡笼太小了,我们需要一个专门让动物居住的地方,这样它们能够快乐的生活,就不会死掉了。”“对啊对啊,我们可以制作很多厉害的装备照顾它们,小鸡就会永远和我们生活在一起了!”
追随着孩子们的兴趣,我们决定打造一个幼儿园里的生态园,而我们的课程也应运而生。
图一.小鸡生病了,大家想办法救活小鸡 图二.小鸡离开我们,死掉了
二、主题脉络
通过复盘活动,幼儿对于“生态园里有什么?”“如何打造动植物的家?”“怎样智能的照顾动物?”这三个问题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在与幼儿讨论之后,我们梳理了一个主题网络图,并计划根据初步拟定的网络图,追随幼儿的兴趣点去支持和引导幼儿开展一系列生成活动。
三、课程开展
课程记录一:市幼未来生态园诞生记
活动一:生态园里有什么
有了养芦丁鸡的经验,幼儿深刻体会到环境对于动植物生存的重要性,为了打造一个适合动物生存的生态园,小朋友们进行了讨论。
乐乐:“我觉得生态园里应该有许多的动物。”
帛昱:“有许多的区域,有昆虫的,还有植物的。”
之祎:“里面还有一个研究动物的基地,就像动画片里的科学院一样。”
老师:“那我们需要进行一次详细的调查和设计,讨论一下生态园的建设方法,一起加油吧。”
小朋友们还用彩笔把自己设想的未来生态园画了下来。
通过讨论,我们的生态园确定研究基地、生态乐园两部分。幼儿和老师一起收集了许多的动植物标本,将教室一角打造成研究基地;在走廊处阳光非常充足,我们决定让动植物在这里安家。
活动二:昆虫屋——迎接第一个住户
在小花园玩耍时,一群蚂蚁吸引了大家的注意。
天翔说:“我们接它们到我们班的生态园里去吧。”
乐乐建议:“可以让它们当我们的第一批住户,”
于是大家尝试着抓蚂蚁,可摊开手后,发现蚂蚁在抓捕的过程中都受伤了。
教师在旁边提醒到:“我们的生态园是为了让动植物朋友快乐的生活,这样的方法可不行哦。”
怎样把小蚂蚁邀请到我们的生态园是一个新的问题,小朋友开始讨论。
“可以用一些食物,放在罐子里。”“可以拿一根树枝把它引到上面。”
结合幼儿想出的好办法,我们共同观看了蚂蚁科普视频,了解了户外昆虫屋可以收集昆虫。“那么如何制作昆虫屋呢?”幼儿们想到了请教木工坊的刘老师,他们从木工坊借来了钉子、手套、锤子,还有木片,又去小树林捡来了松果,幼儿利用工具共同合作,一个昆虫屋就制作好了。
当天晚上,我们在昆虫屋里放上糖果屑,等待着小蚂蚁的到来。令人开心的是,第二天清晨,除了有8只小蚂蚁外还有一只小甲虫来到了我们的昆虫屋,在孩子们兴奋的尖叫中,生态园迎来了第一批住户。
活动三:升级优化——宜居生态区
在饲养了小蚂蚁、小甲虫后,孩子们对于简单的矿泉水瓶养殖法不满足了.
“我觉得它们有点可怜。住在这还不如去园子里。”
“这里太小了,什么也没有。”:他们需要小草,还有好玩的。”
“我也觉得小虫子需要一个更为科学的住所”
于是,我们开展了如何改造生态园的讨论活动。孩子们设计了许多有趣的虫虫之家。
为了支持这些有趣的想法,我们买来了营养土、大灰藓、周末孩子们和家长们捡来了各式各样的小石子。
铺上报纸、孩子们细致地将泥土铺平在罐子里,小心翼翼地将苔藓种在土壤里。装点上石块、小蘑菇。嘴里还念叨着:“小虫虫,你们一定会喜欢这个家。”就这样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虫虫的舒心生态区打造好了。
课程记录二:科技赋能未来生态园
活动一:科学赋能——浇水神器
“老师我的小草干枯了。”
“我的也是。”
“我的小蚂蚁也死掉了。”
星期一的早上,孩子们发现由于周末的高温天气,未能及时浇水,生态瓶里的水分蒸发掉了。
天天自言自语到:“这可怎么办呢?,要是有一个能自动浇水的装置就好了。”
”对啊!”大家纷纷开始讨论。
“如果有水的时候就不浇水,当泥土里水分少了,就开始浇水,那该多好啊”
如何制作一个自动浇水器成了新挑战。
之祎小朋友最先想到了“孵蛋器里的棉线”,他说道:“我想到了一个好办法,你们还记得孵蛋时不能缺水,我们用了棉线和水盘。棉线可以一直吸水,只要我们在水盘里装足够的水就可以了。
“是啊,我们可以也用这样的办法啊。”沫颍小朋友激动的说到。
“你们可真聪明,能够运用知识来解决问题,那么我们快试试吧!”李老师建议到。
于是,小朋友们找来了棉线,把它放进装水的杯中,一个加水装置就制作好了。
活动二:科学赋能——移动的阳光小车
爱观察的孩子们发现,每天阳光照耀生态园的时间很短,为了让里面的昆虫和植物们能享受到阳光,我们开始想办法了。
“大四班的阳光可多了,我们可以一件件搬过去。”
利用这样的办法,孩子们尝试了一次,很快他们发现这样不仅很累,还弄碎了一个瓶子。下午区域活动,建构区的小朋友意外发现了一个好方法。可以制作一个小车,省时又省力。
班级孩子们都觉得这个办法很好,于是便开始设计属于自己的阳光小车设计图,等孩子们设计完成后,幼儿使用操作工具,找来所需的材料动手制作。
终于在一遍遍的尝试与努力下。移动的阳光小车制作好了。
活动三:机器人来帮忙
随着一次次的优化,孩子们越发爱动脑筋了。为了庆祝幼儿园70岁生日,小朋友们纷纷从家来带来了机器人、机器狗等高科技产品。
“纪老师,可以让机器人帮忙我们干活啊,我的机器人力气可大了。”柚子说到。
孩子们提议让机器人拉小花车给植物浇水。大家开始尝试用机器人拉小车。
熟悉机器人的阿其,对机器人进行了一番研究,很快掌握了窍门,只见机器人缓慢地开始行走,小车在驱动下也走了起来。大家激动的叫了起来。
活动四:未来的畅想
生态乐园的昆虫生态瓶让孩子们感受到了照顾小动物的快乐,我们的生态园还能养殖什么呢?小朋友畅所欲言。
“可以养小兔子。”
“养长颈鹿。”
“养小猫咪。”
“那么我们生态园可以为这些小动物设计什么样的装置呢?”我问到。
接下来我们以“未来动物喂食器”作为话题进行了讨论,大家纷纷开动脑筋设计了功能多样,造型各异的动物投喂器。
期待在科技的帮助下,动物植物能更好的适应环境,和小朋友一起健康茁壮成长!
四、课程反思
1.爱动手,乐思考,勇于解决问题。在“孵化芦丁鸡”的活动中,幼儿由小鸡的死亡进行了思考并提出了许多猜想,抓住教育契机,我们开展了 “未来生态园”的主题活动。小朋友们能够积极利用网络资源查阅资料,了解了动植物生长的要求不同,并以此进行科学的分区。幼儿在抓捕小蚂蚁时,发现虫子会被弄伤,于是利用昆虫屋吸引小虫,建昆虫屋时,能够向有经验的木工坊老师寻求工具和技术的支持,孩子们在活动中不断寻求突破,为了让虫虫生态区的环境更好,幼儿在动手探索中不断学习,利用苔藓、石头、营养土、小蘑菇等打造了一个个生态瓶。当新问题产生后,之祎小朋友将孵蛋的经验进行了迁移,利用棉线吸水的原理为生态瓶里的动植物供水。为了解决晒太阳的问题,建构区的小朋友乐于思考,利用轮轴装置制作小车,最终“小花车”方便了我们的生活。在和机器人互动的过程中,幼儿又提出机器人也可以为我们的生态园服务,并大胆尝试。最终形成了打造生态园——制作昆虫生态瓶——科技赋能生态园的一些列活动。
2.与材料互动,享受更多体验,提升多项能力。动植物的养殖是一件不容易的事情,在尝试养小鸡后,我们积累了很多经验。为了支持幼儿享受更多体验,我们挖掘了丰富的低结构自然材料。幼儿和泥土、石块、木头、昆虫、动物有了亲密的接触。而这也是源于他们的生活。在触摸、互动中,幼儿感受着人与自然的相处方式,了解到了生命的奇妙,也意识到科技可以让动植物生存的更好。一颗“热爱科学”的种子在其心灵生根发芽。在“浇水神器”“移动的阳光小车”“动物投喂器设计”等探究活动中,幼儿迁移经验,在实际操作中学习,感受到了动手实践带来的成就感。
3.本次课程开展过程中我们追随幼儿的兴趣,尊重幼儿学习主体地位,利用幼儿园、家长等资源给予幼儿探索的支持,但也还有些许不足之处,“生态园里有什么”这一活动幼儿根据实际环境邀请到小蚂蚁、小甲虫居住,应拓宽范围,幼儿体验让更多小昆虫来到我们的生态瓶生活的乐趣;未来畅想部分幼儿想到应用“未来动物喂食器”这样的新点子,但是时间有限未能完全进行制作尝试,接下来我们也将持续改进,帮助幼儿充分感受科技生态园的优势。
综上,“市幼未来生态园”的活动实施,是幼儿积极运用已有经验和科学知识主动探究、收获成长的过程,幼儿从中感受到合理运用科技可以为我们乃至动物、植物创造更好的生长条件,让生活越来越美好,科技的种子能够在幼儿心中生根发芽,指引他们持续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