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培养孩子的积极情绪》
发布日期:2021-04-17 13:25:29 来源: 点击次数:0
心理学研究指出:愉快的情绪能促进消化,使幼儿食欲增强。当幼儿处于积极情绪状态时,精神饱满,能积极地参与各种游戏活动,既锻炼了身体,也愉悦了心情。因此积极情绪对幼儿的身体健康很有利。在一线教学工作中,我们观察到了孩子的不同情绪表现,也发现了不同情绪背后产生的原因,这些原因会对孩子的性格、处理事情的方法产生极大影响。
生活中,有的孩子阳光乐观,做事大方自信,遇到困难会动脑筋想办法自己解决,有的孩子确是发脾气、抱怨。比如衣服拉链不小心卡住了,有的孩子会主动找寻身边的小伙伴帮忙;有的孩子会发脾气觉得自己笨,说衣服很烦人,甚至觉得妈妈很讨厌,为什么今天要给自己穿这件衣服……积木搭不好时,积极情绪的孩子会自主调节,找寻新的方法。比如重新换一种搭建方法,或者请老师、小朋友协助一起搭好。但有的孩子则会一把将积木推倒,满脸怒气,甚至再用脚踩两脚。这些虽是我们在日常生活中常见的小事,却反映出孩子拥有积极情绪的重要性。那么哪些是积极情绪?哪些是消极情绪呢?我们该如何培养孩子的积极情绪呢?
认识情绪大树
如何培养孩子的积极情绪
一、保持家庭中和睦愉快的气氛。
良好的家庭氛围可以让孩子心情舒畅,家庭成员互相尊重,在家庭中有归宿感及价值感,孩子自然会滋生积极的情绪。比如,家庭成员相互关心,和谐幽默,常常轻松地说些笑话,有条件的可以开一些家庭联欢会。家人千万不要在孩子面前争吵,让孩子留下心理阴影,这也是很难治愈的自卑情绪的根源之一。有时可以让孩子轻松地参与家庭中的日常谈话,他的话要受到同样的尊重,说得不当时切记不要笑话他和责备他,应该和气而友好的纠正。对孩子的学习、锻炼要以鼓励、表扬为主,宽严并济。有时可以适当批评,但批评时仍要流露出对孩子的尊重和信任。家长帮助孩子学习和锻炼时应当做“教练员”“指导员”“参谋”和“顾问”,不可当“督学”和“监工”。
二、爸爸妈妈要做好榜样。
父母首先要学会调整心态,用积极的情绪情感面对孩子和生活,引导孩子用积极的情绪面对和处理问题。尤其在现代快节奏的社会中,我们会承担很多种角色,迫于工作和生活的压力,我们也经常会有急躁不安的情绪,此时回到家,第一件事就应当在门口先深呼吸三秒钟,最大努力忘掉今天的烦恼,多想想快乐的事情,尽可能不要把自己的负面情绪带给孩子和家人,不要因为你的一些负面言语或表情伤害孩子。你快乐,孩子也就快乐。
三、耐心倾听、多说赞美孩子的话语。
古人云:爱美之心人皆有之。被赞美,会让人心情愉悦,孩子也不例外。对赞美的需要是人的本性,年龄尚小的孩子更渴望得到他人的赞美,赞美是产生积极、愉悦情绪最简单的途径。举个最常见的例子,孩子画了一幅画,主动拿给你看,或许在你看来画面很稚嫩,没有什么难度,你的反应如果是一脸不屑,或者是嘲讽,那么孩子立刻就会有一种伤心或者不安的情绪产生。反之,如果你对他说一句:“宝贝,今天的画较以前有很大进步,如果你坚持下去肯定能成功,”此时孩子肯定会是积极而又愉悦的情绪,自信心也随之而来。
四、帮助孩子正确转换负面情绪。
1.当孩子被负面情绪占据,就没办法理性思考问题。因此在情绪出现的当下,要接纳、同理并安抚孩子的情绪,转换情绪之后才能心平气和的面对问题。如“妈妈知道你这会儿不想整理玩具,但生气也不是办法。先吃点水果,等你心情好一点,我们一起来整理,好吗?”给孩子留有时间和余地,孩子的负面情绪就会大大降低。
2.帮孩子建立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孩子讨论事情的困难在哪里?把一件事分成几个部分,一步一步处理,就不会那么难。比如:物品如何分类摆放?怎样摆放整齐?这些问题陪孩子一起面对,也可以用游戏的方式或心情去面对不想做的事。例如把整理物品当做竞赛或游戏,完成之后可以得到奖品,孩子自然也就有了积极情绪。
总之,积极的情绪在幼儿身心发展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了解孩子的情绪发展特点是教育好他们的重要前提,而培养幼儿具有良好的、积极向上的情绪更是一项艰巨的任务。在生活中我们要培养孩子的积极情绪,首先要建立孩子的自信感,让孩子知道通过努力“我可以”,不要打击孩子向前的勇气。“良言一句三冬暖,恶语伤人六月寒”孩子积极的情绪源于我们积极地态度,积极地认可。最后希望每个孩子都能在和谐、有爱的学习与家庭氛围中拥有积极地情绪,做一名健康、快乐的小宝贝!
上一条: 《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图文版
下一条: 如何建立和谐的亲子关系,做智慧家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