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首页> 分享园地

如何建立和谐的亲子关系,做智慧家长

杨番

图片1

家是每一个人心中温暖的港湾,人的一生都是在家庭中度过的。在人生成长历程中,家庭有着无可替代的作用,正如著名教育家福禄贝尔所说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教师。家庭是儿童成长的第一个环境,也是亲子关系建立与发展的基础。家庭在培养和影响子女对社会生活的适应能力、性格的形成以及发育成长等方面都有着重要的意义,这种影响将会伴随着儿童的一生。那么,如何构建和谐的亲子关系,做智慧型家长,为孩子带来良好的家庭教育呢?和大家分享十条小建议:

一、环境熏陶

    理想的家庭生活气氛是和谐的,家庭成员互敬、互爱、坦诚、和蔼,形成了温暖、轻松、快乐、积极向上的氛围,亲子生活内容丰富、高尚、多彩。这样的生活氛围能陶冶儿童心灵,促进其情感健康发展。

二、细心观察

  做父母者要具备敏感的洞察力,学会观察自己的孩子,通过观察了解孩子的喜怒哀乐,兴趣爱好,情绪变化等,再从中分析背后的原因,有的放矢地教育孩子。因此父母应该能够敏感地迅速地觉察到孩子的变化和需要,把握有效的教育时机,对孩子进行引导和教育。

三、满足兴趣

  兴趣是一个人积极地认识和探究某种事物的心理倾向,有了对事物和活动的兴趣,就会产生无穷的力量。由于学龄前儿童尚处于人生的起步阶段,其兴趣的定位不宜过早,过急,过窄。而应当力求使孩子的生活,学习和游戏的内容多样化。丰富亲子生活,尽最大可能培养孩子宽泛多样的兴趣。这样不仅有利于孩子在多种体验和感受中奠定个人兴趣的基础,而且促进了孩子多种智力因素潜能的发挥。

四、动手多练

  学龄前儿童处于动作思维发展的时期。他们通过动作活动内化经验,认识事物,掌握事物的特性和变化规律。因此父母应该给予孩子参加活动的机会,在动手动脑中得到发展。如父母吸引孩子共同参加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务活动,和孩子一起做一些手工或者自制玩具等。父母不要因为孩子年龄小,缺乏做事的经验或者怕造成混乱而拒绝给予孩子参与和动手的机会,这样恰恰会因此而丧失了陪伴和教育孩子的良好机会。

五、游戏学习

  对于学龄前儿童来说,游戏才是最好的学习方式。通过游戏孩子可以锻炼肌肉和骨骼,动手操作和探索,学习社会交往,体验成功,获得自信。游戏才是最好的家庭教育方式。如父母在带孩子去公园的时候,看见汽车就说汽车。划船的时候就讲水的浮力,看见松树就讲松树等。通过这样轻松活泼的形式,即开阔孩子的视野,也不会给孩子造成精神上的负担。这样孩子才觉得学习知识是非常活泼有趣的。这种对学习的热爱将为他今后的学习奠定良好的基础。又如爸爸妈妈和孩子一起玩“老鹰抓小鸡”的游戏,孩子在欢笑中不知不觉地锻炼了躲闪奔跑的运动能力和敏锐的反应能力。在拼图、绘画、玩沙等游戏中训练了孩子的小肌肉群的灵活性和手眼协调的能力。让孩子结识不同年龄和性别的同伴,锻炼他们的社会交往能力等等。家长要充分运用游戏这个教育手段和法宝。

六、鼓励成功

  多鼓励、少指责被认为是成功父母之道。对孩子的行为表现做出肯定,赞赏和鼓励,都将增进孩子的勇气和信心,带来积极情绪,促使孩子去进一步地探索和尝试,从而形成一种良性循环。鼓励对孩子的成长起着积极的作用。但并非可以滥用鼓励,而是要恰当的使用这个方法。鼓励的方式是多种多样的,对幼儿可以用亲亲、抱抱、摸摸、微笑、眼神、点头等动作及语言表示。家长在采用鼓励的方法时,应该以精神鼓励为主,有控制的使用物质鼓励。虽然鼓励是积极有效的方法,但是不可用得过分,对小年龄的孩子可以多用,对怯懦的孩子也要多用,对能力强的孩子则要慎用,对于大孩子则不必事事鼓励了。

七、晓之以理,动之以情

  学龄前儿童处于人生的第一个阶段,在学习行为规范的过程中他们常常会出现言行不一,行为反复的特点。家长在对孩子讲清道理的同时也要激发孩子的情感,并不断督促孩子的正确行为,让孩子在不断的行为练习中掌握行为规范,形成良好的个人素养。

八、巧用提示

  为了使孩子的活动顺利进行,并为防止活动中可能发生的不良的现象出现,如孩子无休止的要东西,不满足他便哭闹、发脾气或发生一些破坏性的危险性的事故等,如果采用事先提示,防患于未然的方法往往是十分有效的。事先提示是在孩子活动之前向孩子提出一定的满足性目标,如今天去游乐场可以参加三种游戏,今天去商场可以买一种玩具,或者活动前向孩子提出一定的活动注意事项。家长在运用提示时要有针对性,即在细心观察的基础上针对孩子容易发生的问题做出提示,提示可以和孩子商量以后做出。由于孩子参与了意见,受到了尊重,使得提示的作用更显成效。提示要有重点,不可太多,以免引起孩子的反感。

九、公平适度

  在教育子女的过程中,只有站在公正的立场,父母的表率作用才能发挥效果。如当孩子提出合理的理由时就可以改变父母的决定。但是绝不允许让他们通过眼泪、发脾气等要挟的方式来达到某种目的。父母对孩子提出的一些要求和规范,父母自己首先要做到,千万不要以为孩子年龄小,什么也不懂,可以任意地支配和欺骗他们。孩子做错了事要循循善诱,以理服人,不要当着众人的面大声斥责。孩子遇到挫折,不要挖苦嘲弄,要正面引导鼓励。只有这样公正地对待他们,孩子才会心甘情愿地接受成人的决定,赢的孩子对家长的尊敬,同时在这个过程中,他也能逐渐学会公正地对待别人。

十、做轻松的父母

做父母不是一件轻松的事情。许多的父母尤其是母亲会将精力和情感全部投入到子女身上,事事小心翼翼,对孩子照顾周到,殚精竭虑,结果失去了自我,而孩子的成长似乎也并不如家长期望的那么好。事实上,父母要调整好心态,做轻松的父母。父母应该在教育子女的同时,也留出自我发展的空间和时间,父母应该让孩子知道,父母也有自己的事情和工作要做,不能随意打扰别人。父母要充分信任孩子,相信他们有能力去面对现实世界,并放手让孩子独立地面对和处理一些事情,为孩子提供施展才能的机会,对于孩子遇到的挫折和失败应该看做是正常的,多进行安慰和鼓励,帮助他们找出原因,这样他们就会建立起自信和乐观的态度,为他们个性和独立性的成长打下良好的基础。

让我们一起体味孩子给父母带来的欢笑和快乐,和孩子一起享受生活的乐趣。在这样的心态下,父母和孩子都有了更多的自由和发展的空间,亲子关系也会和谐很多,家庭氛围也会因此轻松很多。

孩子像一颗种子,需要适宜的土壤和适时的阳光雨露,而家庭环境就像土壤;父母对孩子的教育就像阳光雨露。相信有质量的亲子陪伴,形成和谐的亲子关系,定能让孩子们快乐成长!希望我们都能成为学习型、成长型、智慧型父母,用心,用爱,努力做到最好,心守一抹暖阳,静待一树花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