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首页> 分享园地

家长如何做到和孩子“共情”

汉中市幼儿园        杨瑾

一、家长为什么要和孩子“共情”?

共情(Empathy),又称同理心、换位思考,指父母站在孩子立场设身处地思考的一种方式,能够体会孩子的情绪和想法、理解孩子的立场和感受,并站在孩子的角度思考和处理问题。“共情”是家长接纳孩子情绪、给予孩子情感支持、帮助孩子正确对待挫折的过程,“共情力”强的家长,更能够培养出意志坚定、积极乐观、情绪稳定的孩子。

二、家长和孩子“共情”要记住以下六点

1.心情平静,你愿意花时间去听;

2.真诚地想要在当下帮他解决问题;

3.真诚地接纳他所有的情绪;

4.深深地相信孩子能处理自己的事情;

5.你相信情绪是暂时的,不是永久的;

6.你把你的孩子看作独立于你之外的人。

三、家长和孩子“共情”的正确步骤

(一)【表达情绪】引导孩子用语言去描述当下的情绪

图片1

“先解决情绪,再处理问题”这是最基本也是最关键的一点。当孩子处于情绪旋涡中时,任何的指责和制止,只会让场面更加糟糕,家长先去帮孩子确认自己的情绪,用“我知道你现在很难过”这样的话语去开头,让孩子感受到父母对他的接纳和理解,跟孩子建立起“共情”,然后引导孩子用语言去描述自己的情绪,这样有助于孩子平复情绪,逐渐回归到理智。

(二)【发现情绪】引导孩子分析发脾气的原因

图片2

在孩子冷静下来后,引导孩子把发脾气的原因准确描述出来,这个过程是进一步强化孩子的理智,当孩子说清楚了发脾气的缘由,父母就能找到孩子情绪的关键点,进而有针对性的去引导孩子,教孩子恰当地应对发生的事情,建议父母可以学习情绪的“ABC”理论(见拓展知识),帮助孩子改善信念,就可以产生不一样的行为和情绪。

(二)【解决情绪】引导孩子反思自己的行为

图片3

找到孩子情绪的关键点后,就要让孩子明白,发泄情绪不会解决他的问题,反倒会让大家都陷入负面情绪。这个时候,父母应当及时给孩子指出,如何用恰当的方式解决问题,这是最后也是最关键的一步,即父母帮助孩子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这对于孩子的人际关系和未来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拓展知识】

“情绪的ABC理论”由美国心理学家埃利斯创建,是指人的情绪是由他们自己的思想决定的,正确的认知导致健康的情绪,不合理的认知导致负面的、不稳定的情绪。

因此,在孩子遇到挫折时,父母不要一味的指责,而是要帮助孩子树立正确的观念,让孩子常用乐观自信的态度去看待事情,建立起更加正确、合理的认知,孩子才能拥有相对稳定的心理状态和正面的情绪。

图片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