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首页> 分享园地

《幼儿生活自理能力的培养》

教师介绍

朱婧,大学本科,汉中市幼儿园教师,汉中市三八红旗手(妇联执委)温霞家庭工作室成员。获得“汉中市教育网络安全和信息化工作先进个人”“汉中市中小学幼儿园教师远程培训项目优秀学员”“先进工作者”“书香教师”等荣誉,参与了多项课题研究。她的家庭教育理念是:爱是教育的灵魂,只有融入了爱的教育才是真正的教育。

 

心理学家威廉詹姆士说过:

“播下一个行动,你将收获一种习惯;
播下一种习惯,你将收获一种性格;
播下一种性格,你将收获一种命运。”
由此可见,培养良好的生活自理能力至关重要。

一、幼儿生活自理能力的重要性

生活自理能力是指人们在生活中自己照料自己的行为能力。生活自理能力是一个人应具备的最基本的生活技能。 

幼儿生活自理能力是幼儿独立性发展的第一步,对其身心健康、自信心、责任感、问题解决能力等方面有着重要影响。在动手操作中,幼儿的手指灵活性,动作协调性,手眼协调一致等能力都能得到有效锻炼。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中明确指出要培养幼儿具有基本的生活自理能力。

玛利亚·蒙台梭利说过:“当孩子能够独立地完成某项工作的同时,孩子的自我尊重和自信就可以得到发展,通过发展他们的日常生活技能——照顾自己和照顾环境,可以培养孩子的责任感。”

二、幼儿生活自理能力的内容

《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中在健康领域中明确提出儿童需要“具有基本的生活自理能力”,并指出不同年龄段儿童学习与发展目标和相应的教育建议。


图片1

图片2

三、以下误区请避免

(一)溺爱孩子,因舍不得孩子“受累”而凡事包办代劳。

(二)缺乏耐心,因孩子动作慢或吃得脏便不愿等待、自行代劳。

(三)认为孩子还小,没有意识到孩子正处在动作发展的关键期。

 

图片3

四、如何培养幼儿生活自理能力

(一)和孩子一起制定每日作息计划

家长可以结合幼儿园内的活动、孩子自身的年龄特点,和孩子一起商量制作一份专属的每日作息表。让孩子每天从起床开始,尝试自己完成穿衣服、洗漱、如厕、吃饭等事项,帮助父母做力所能及的事情,增强孩子的自我服务意识。

家长在制定这些“小任务”时,需根据孩子自身能力情况,遵循循序渐进原则。可以采用半帮助半示范的方式,逐步引导幼儿独立完成。

图片4

(二)幼儿园里的相关游戏可延伸至家中

游戏是培养幼儿自理能力的重要方式,在游戏中,幼儿不仅可以享受到游戏的快乐,也能锻炼自主解决生活问题的能力。比如,可以利用餐厅游戏引导幼儿擦桌子、整理物品;利用搭建游戏引导幼儿学习快速有序地归类摆放积木。

 

图片5

(三)借助儿歌绘本激发孩子自理意愿

在日常生活中,除了游戏活动和生活中的正确引导,家长还可以借助儿歌、绘本故事等,激发幼儿自己动手的意愿。

图片6

(四)试着“坚持” 多多“鼓励”

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要给予孩子足够的耐心和鼓励,并持之以恒,反复练习。

图片7

(五)树立榜样,以身作则

家长对孩子的产生的影响是很大的,因此在家里,家长就要为孩子树立起榜样来,和孩子一起坚持做自己力所能及的事情。


图片8

3-6岁是一个人心智快速发展的时期,期间内形成的习惯、性格对人有终身的影响。幼儿生活自理能力的培养是一个漫长的过程。我们需要不断地为孩子创造锻炼的机会与条件,循序渐进,提高孩子自我服务能力,从而健康快乐成长。

我们对儿童所做的一切,都会开花结果,不仅影响他一生,也决定他一生。

——玛利亚·蒙台梭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