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首页> 分享园地

“温霞家庭教育工作室”——《高质量的陪伴,才是对孩子最好的爱》

教师介绍

640 (34)

黄蓉,女,大学本科学历,一级教师。汉中市幼儿园骨干教师,汉中市三八红旗手(妇联执委)温霞家庭教育工作室成员。先后荣获“汉中市学科带头人”“汉中市教学能手”“汉中市优秀教师”等荣誉称号。她的家庭教育理念是:童真,童乐,与孩子一起成长,一同快乐。

高质量的陪伴,才是对孩子最好的爱

父母对孩子高质量的陪伴不仅有利于亲子关系的加深和改善,还有助于孩子的情绪和认知发展。但是,生活中有的父母对高质量陪伴还存在一些认识误区,让我们一起来看看。

有的父母说:“我挺关注孩子的,回家就一直陪着他”

跟孩子坐在同一个空间,脑子中却是“今天还有多少工作没完成、方案还有什么漏洞、换季家里衣柜又该清理了”等等;一边打电话、发微信、看视频,一边陪孩子,孩子说:“爸爸,你看我!”得到的回应是“啊!真好真好”或者“等一下,我语音完后,你继续画”。

这样的陪伴叫陪而不伴,无论跟孩子坐在一起多久,也不能叫高质量的陪伴,全身心地投入和关注孩子,是保证陪伴质量的最重要因素。父母的眼睛是不是大多数时候在看自己、在跟自己互动,是不是真的对自己的活动有兴趣,孩子都是可以真切体验和判断的。让孩子频繁感到自己被敷衍、忽视的陪伴会引起亲子间的消极情感联结,没有感到自己被重视和尊重,可能会让孩子愤怒、消极,甚至对抗。

640 (14)

有的父母做到了“投入”,说:“我真的非常认真地陪孩子了”

看孩子画画,在旁边不停地提问:“你为啥要画这个?”“你不能换个颜色吗?”看孩子在拼图,就指出:“你拼的方法不对啊!”一着急还会直接上手,抢过来做示范。 这些父母陪孩子确实“尽力”,但总在挑问题。当父母这样做时,孩子的第一反应是被挑战,好像父母陪玩变成了一场考试,有的孩子会哭闹,有的孩子会拒绝再玩。这不利于孩子在亲子关系中建立安全感,孩子会用消极的方式表达情绪,或者失去主动探索的愿望。

640 (15)

陪着不等于陪伴,

陪伴也不等于高质量的陪伴。

如何做到“高质量的陪伴”?

要想给孩子高质量的陪伴,为了避免以上误区,家长应做到这两点:

一、多关注孩子的动态和表现

家长不仅要重视陪伴时刻,也要多留意孩子在学习、生活中的表现:

孩子做得好、取得进步的地方要给予肯定和表扬;

孩子犯错、做得欠妥当的地方要及时指出并纠正;

孩子感兴趣的事物要多加鼓励,并适当提供帮助。

只有足够了解孩子的情况,家长们才能更好地与孩子展开交流互动,才能避免出现“相对无言”“鸡同鸭讲”的无效陪伴。

二、成为一个专心且耐心的“接收者”

孩子的内心是非常敏感的,他们能察觉出你的不耐烦,继而变得沮丧和自卑。因此,家长在陪伴孩子时要做到全身心投入,建议关闭手机或将手机调至静音状态。

此外,家长应扮演“接收者”的角色。在陪伴时,家长不应命令或要求孩子,也不宜过多干涉孩子的想法。把主导权给孩子,让他们选择自己想做、想和父母一起做的事情,家长要多听孩子说、多陪孩子玩、多回应孩子的互动。

640 (17)

孩子的童年无法重来,孩子的成长不能倒带。

让我们一起努力成为合格的父母,给孩子高质量的陪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