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首页> 家长课堂

气候变化和高温天气健康防护

卫生保健

气候变化

气候变化通常指自然或人为因素引起的气候系统巨大或长期的变动,是人类共同面临的巨大挑战,以全球变暖和极端天气气候事件趋多趋强为主要特征。

全球变暖

IPCC第六次评估报告指出,近20年全球地表温度比1850-1900年升高0.99℃。我国是气候变化敏感区,地表温度显著上升,升温速率为0.26℃/10年,高于同期全球平均升温水平(0.15℃/10年)。

1

全球地表温度模拟值与实际观察值比较@IPC

2

《中国气候变化蓝皮书(2022)》@中国气象局

极端天气事件

极端天气事件指某一特定地点和时间发生概率很小的天气事件,通常只占该类天气现象的10%或更低。气候变化可以导致一些地区高温热浪、寒潮、暴雨、等极端天气事件频发,强度增大。

2022年我国极端高温事件为1961年以来历史最多。

3

《2022年中国气候公报》@国家气候中心

高温热浪定义和预警信号

我国高温天气指日最高气温达到35℃以上的天气,气象部门规定如果高温天气持续3天以上可称为高温热浪。

高温黄色预警信号:连续三天日最高气温将在35℃以上;

4

高温橙色预警信号:24小时内最高气温将升至37℃以上;

5

高温红色预警信号:24小时内最高气温将升至40℃以上。

6

2023年6月14日中央气象台发布今年首个高温黄色预警。京津冀、河南中北部、山东中西部、安徽北部以及内蒙古东南部、辽宁西部等地部分地区日最高气温达37℃至39℃,局地可达40℃以上。

7

@中国气象报社

高温敏感人群

儿童、老年人、慢性病患者、户外工作者(快递、外卖等)是高温天气的敏感性人群,容易受到高温的健康影响。

高温天气防护

1.关注天气变化和高温预警信息。

8

2.减少气温最高时段外出,避免户外运动。外出穿着浅色、轻便、透气衣物;佩戴太阳镜、遮阳伞或涂抹防晒霜,远离阳光直射。

9

3.注意及时补充水分和盐分,饮水少量多次,不应等到口渴再喝,避免饮用过凉饮品。

10

4.饮食清淡,少食高油高脂和生冷食物。

11

5.儿童需加强看护和照顾,不要单独留在封闭的车里。

12

6.老年人、慢性病患者或体质虚弱的人群应避免在气温最高时段出门,随身携带防暑降温药品,居家使用电风扇和空调降温,不宜直吹或长时间使用,室内外温差不宜过大,不洗冷水澡。

13

7.避免强体力劳动,如运动和室外工作。

14

8.避免温度的急剧变化,如从高温的室外立刻进入温度较低的空调环境。

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