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首页> 分享园地

“张晓辉家庭教育工作室”——《如何建立有效的亲子沟通》

微信图片_20240913171113

杨番,女,大学本科学历,一级教师。汉中市幼儿园骨干教师, 汉中市三八红旗手(妇联执委)张晓辉家庭教育工作室成员。曾先后荣获省、市级教学能手,县级学科带头人等荣誉称号。她的家庭教育理念是:给孩子一缕阳光,孩子会给你一个太阳,用心,用爱,努力做到最好,心守一抹暖阳,静待一树花开。

阿德勒在《自卑与超越》一书说,人一生都在追求两样东西,归属感,价值感。养育孩子也是要培养孩子成为一个有生命力的人,让孩子感受到归属和价值,让孩子感受到:有一群人爱我是没有条件的,就算我做错了事,我也敢跟我的父母分享,因为他们会包容我,然后会跟我一起解决问题,要让孩子感受到自己有能力,会自己做很多事。这才是给孩子内心,注入生命力和能量的最重要步骤。今天,我们就从沟通的时机、话题、技巧;沟通的策略关键点;沟通的原则等方面来谈谈如何建立有效的亲子沟通。

01;沟通的时机、话题、技巧

在现实生活中,有时候家长问道:“你今天在幼儿园表现怎么样?你今天有没有不开心?你有没有交到新朋友呢?”当家长带着满腔关心问孩子时,有时会吃“闭门羹”,因为他们要么词不达意,要么惜字如金,和你完全不在一个频道。聊天是门学问,和孩子聊天尤是如此。家长应该怎样和孩子进行沟通,从而了解孩子在园的实际情况,并帮他们树立信心,更好适应幼儿园的生活呢?

(一)什么时间聊

家长和孩子聊天不必正襟危坐,非要找个固定的时间和地点,摆出一副要沟通的架势来。其实,放学后接孩子回家的路上或车上,孩子晚上入睡前,晚饭后一家人散步的时间,都是进行亲子沟通的绝佳时机。值得注意的是,睡觉前和孩子聊的时间不宜过长,以免聊得太兴奋而影响睡眠。

微信图片_20240913171122

(二)从哪儿聊起

沟通话题的发起可以是离园时从老师那里得来的信息,如布置的亲子任务、嘱咐的注意事项、对孩子的表扬等。

“老师让你们明天带矿泉水瓶,是要做什么呀?”

“老师提醒我们要降温了,那你明天想穿什么呢?”

“放学的时候老师表扬你主动帮助小朋友了,可以和我说说是怎么回事吗?”还可以从孩子参与的活动、需要完成的任务、与小伙伴的互动等切身相关的事聊起,调动孩子参与沟通的主动性,他们才会有话可说,愿意打开“话匣子”。

微信图片_20240913171127

(三)怎么聊

家长关心孩子在园的生活、学习情况,想通过和孩子聊天知道更多细节,可有时会因为询问方式不当,无形中给孩子传递出一种负能量,造成他对幼儿园的抵触情绪。情绪是可以传染的,家长在和孩子聊天前,应先摆正自己的心态,不要过于担忧,多给孩子正面、积极的影响。

微信图片_20240913171137

这些正确的问话方式,爸爸妈妈们赶快用起来吧!

1.你今天有帮助老师或者小朋友吗?

孩子回答这个问题时会充满自信和自豪,愿意描述事情的细节。如果他一时答不上来也没关系,家长可以帮他一起梳理这一天在幼儿园与老师和小朋友相处的经过,告诉他下次如果看到有人需要帮忙,应该主动施以援手。

2.你今天和哪个小朋友一起玩游戏啦?

这个问题足够具体,可以让家长了解孩子在园的交往情况,同时也能有意识地让孩子多和班上的小伙伴互动交流,从而交到好朋友。

3.今天幼儿园里发生了哪些有意思的事呀?

孩子在回答这个问题时,往往蕴含着自己的兴趣点和价值观。当孩子回答时,家长应认真倾听,不要打断他的思路,鼓励他表达自己的观点,当孩子说完后再和他开展进一步的讨论。

4.你在幼儿园有什么不明白的事情吗?

这个问题可以让孩子感觉到爸爸妈妈很关心自己,有问题可以随时提出来,家人会帮忙一起解决,以此得到孩子的信任,让他敞开心扉,不会因为自己无法处理的问题而抗拒上幼儿园。

5.我们来比赛穿衣服好不好?

想要了解孩子的生活自理能力其实非常简单,跟他来一场比赛就好了,这个时候行动比语言有说服力得多。

6.今天老师讲了什么故事呀?

比起问孩子“你今天学了什么”,不如直接具体地问“你今天画了什么画”“做了哪些手工”“听了什么故事”,孩子好回答,家长也能更有针对性地帮孩子巩固学习内容。

有效和孩子沟通的方法其实很简单,平时多留心孩子的点滴进步和闪光点,认真地表示欣赏和鼓励,让孩子感受到成就感和满足感,树立自信心。我们有理由相信:未来孩子会更好地展现自我,遇见更好的自己!

02沟通的策略关键点

那如何通过有效的亲子沟通给孩子赋予生命力呢?家长们可以试试以下策略。

1.与孩子沟通的基础是建立在尊重和技巧上的。父母不要攻击或批评孩子的人格,而应针对其行为。管教要对事不对人,这也等于在教孩子以适当的方法表达情绪。

2.赞美和奖赏不宜过度。赞赏孩子时,要针对其行为,而不是针对其人格。如:“你花了半个小时时间,尝试了各种办法,一直没有放弃,我喜欢你的坚持和认真。”而不是单单赞美他你真棒。”

3.在对付冲突和压力时:

(1)父母有权对孩子的非期望行为生气,但不必使其有罪恶感或羞愧感。

(2)父母应表达自己的感受,但不能攻击孩子的人格。

如:孩子做了一个非期望行为,父母很生气,可向孩子表达自己的感受,说:“你这样做,使我很伤心。”但不能说:“没有一个孩子会像你那样做,你真差劲!”这样有损孩子的人格。

4.亲子互动时应避免:威胁是在向孩子挑战,使他重复不好的行为;贿赂则是怀疑孩子的改变能力;讥讽使孩子觉得自己差劲,因此拒绝听。

5.营造轻松平等的沟通氛围。若父母与孩子沟通时能蹲下或坐下,使孩子不觉得父母高高在上,有压迫感,则沟通的效果会更好。

6.孩子可以学着为自己的行为负责任,让孩子也有选择的机会。比如:把“快穿衣服!”换成“今天是下雨天,你准备穿什么衣服,去外面才不会冷?”

7.以孩子能理解的合理限制管教他。不是只告诉他什么不可以做,也要告诉他什么可以做。

8.体罚比口头语言沟通的效果差,而且有伤害性。因为体罚让孩子不一定知道问题在哪里,只是看到父母在泄怒。

9.改善孩子的自我控制。在父母放松一些权力的同时,孩子也为自己的行为多负些责任,父母少花时间去监视或控制子女的行为,而把心力着重放在建立良好和谐的家庭气氛,使每个家庭成员的精神需要能得到满足,也让孩子在心平气和中培养出自我控制的能力。

10.强调关爱与照顾。鼓励父母以朋友或咨询者的角色,并以了解和帮助孩子的态度,倾听孩子的问题,而非教训孩子或索性自己去替代孩子解决问题。父母是爱的源泉,出发点是爱,管教是手段而不是目的。

03沟通的原则

1.非语言的沟通(行动)往往比语言的沟通更有力。

2.重要的就强调,不重要的就忽略。

3.尽可能表达好的而且确定的沟通。

4.沟通时要清楚、具体。

5.言辞要切实际、合理。

6.以言语表达来验证你的每一个假设。

7.承认每件事都可以有多方面的看法。

8.承认家人对你观察入微。

9.不要使好言的讨论变成恶意的争吵。

10.坦诚面对自己的感受,有意义的问题就提出。

11.不要用不当的沟通技巧,如吵架。

12.沟通造成的效果比本意重要。

13.接受一切感受并试着去了解。

14.委婉、体贴而有礼的尊重对方及其感受。

15.不要说教或训话,最好用发问的方式。

16.不要找借口。

17.不要唠叨、叫骂、发牢骚。

18.得幽默时且幽默,当严肃时要严肃。

19.学会倾听。

20.不要玩恶意的游戏。

在孩子不同的发展阶段,有不同的问题,孩子的需要也随之改变。父母要结合孩子的实际,多思考,把自己的教育理念有效地传递给孩子。

最后,引用吉诺特( Haim Ginott)在《父母与子女》一书中,最为人常引用的名言和大家分享,即是:

在批评中长大的孩子,学会谴责;

在敌对中长大的孩子,常怀敌意;

在嘲笑中长大的孩子,畏首畏尾;

在羞辱中长大的孩子,总觉有罪;

在忍耐中长大的孩子,富有耐心;

在鼓励中长大的孩子,满怀信心;

在赞美中长大的孩子,懂得感激;

在正直中长大的孩子,有正义感;

在安全中长大的孩子,有信赖感;

在赞许中长大的孩子,懂得自爱;

在接纳和友谊中长大的孩子,寻 

得了世界的爱。

父母与孩子的之间的沟通非常重要,希望我们都能成为学习型、成长型、智慧型父母,用心,用爱,努力做到最好,心守一抹暖阳,静待一树花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