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汉中市幼儿园手足口病预防保健知识宣传
发布日期:2024-11-09 13:15:48 来源: 点击次数:0
亲爱的家长朋友们:
您好!孩子们的健康是我们一直以来着重关注的问题。随着季节的推进和气温的变化,结合我国既往手足口病流行规律(4~7月为手足口病流行大高峰期,10~12月为流行小高峰),我园温馨提示大家,近期学龄前儿童正是手足口疾病的易感人群,为了守护孩子的健康,我们要共同关注手足口疾病,帮助孩子建立良好的卫生习惯,做好预防工作。
为什么学龄前儿童
是易感人群?
1.是由于学龄前儿童本身免疫功能较常人要差,特别容易受到病毒,以及细菌的感染,所以会得手足口病。
2.手足口病是儿童多发的一种病毒传染性疾病,很容易在聚集的场所发生,儿童生活的环境,比如在幼儿园,学龄前儿童一起共同学习、饮食、睡眠等环境,会导致病毒局部扩散,所以儿童会容易得手足口病。
3.学龄前儿童免疫功能比较差,经常不注意手部的卫生,不能够得到及时地清洗病毒行为,所以会容易得手足口病。
同一个儿童会多次
得手足口吗?
同一个儿童有可能会多次感染手足口病,这是因为手足口病是由一组肠道病毒引起的,目前发现有20多种肠道病毒都可以引起手足口病,这些肠道病毒之间的交叉保护可能是没有的。
身上疱疹没了
可以去上幼儿园吗?
手足口病在症状消失后仍可具有传染性!建议手足口病症状消失1周,过了隔离期后再去上学或与小朋友们一起玩耍。
患者发病后第一周传染性最强。这也是很多幼儿园爆发手足口病,经常一个班甚至整个幼儿园会因此停课。
但是需要注意:很多家长在手足口病多发的季节,就将孩子关在家里,让孩子在阳台上玩,窗户开着,为了能够晒太阳,不敢带孩子到外面玩。其实户外活动是完全可以照常进行的,只是不要去人多、拥挤、不通风的地方,外面空气流通,阳光很好,所以孩子在那里玩是非常安全的。
手足口病主要通过密切接触病人的粪便、疱疹液、鼻咽分泌物、唾液及接触被其污染的手、毛巾、手绢、牙杯、玩具、餐具、奶瓶、床上用品等物品或环境而感染。
手足口病的发展阶段
01-潜伏期 儿童被病毒感染后多会经历3~7天的潜伏期。潜伏期无临床症状,患儿在潜伏期即具有传染性,发病后1周内传染性最强。
02-发热期
起病急,体温一般不超过38.5℃,伴有食欲不振,流涕,咳嗽,咽痛,全身不适等上呼吸道感染症状。
03-疱疹期
发热1-2天后在患儿口腔、手、脚和臀部出现散在的米粒或绿豆大小的斑丘疹或疱疹。
皮疹的特点:
口腔黏膜疱疹散在分布于两颊部、咽后壁,舌边、唇齿侧,初为粟米样斑丘疹或水疱,很快破溃形成溃疡,其周围有红晕,疼痛感较明显。
手和脚的皮疹多发生于手掌和脚掌,皮疹周围发红,疱疹较硬,里面有少量浑浊液体。
臀部及肛周也可能出现与手、脚掌同样的皮疹,但躯干及面部很少出现。
04-恢复期
手足口病通常病情较轻,一般情况下7~10天后疱疹愈合,不结痂,不留瘢痕。但因病毒会侵犯心、脑、肾等重要器官,有极少数患者(尤其是小于3岁者)可并发肺炎、心肌炎、脑膜炎,甚至危及生命。
手足口病的传播途径
手足口病实际上是通过三种途径传播。一是通过粪口途径、二是通过接触传播、三是通过呼吸道飞沫传播。
家庭防治措施
01勤洗手
洗手是最好的预防细菌和病毒的方法,特别是儿童玩过公共设施,从户外环境回来时,当然勤洗手不只是儿童的事,家长们也要多注意,因为虽然成人免疫系统完善不易感染手足口病毒,但是作为家长的你们却是可以成为手足口相关病毒的携带体的,所以不管是面对手足口病还是其他病毒细菌都记得勤洗手。
02勤通风,常换气
保持室内空气清新,是预防呼吸道传染病的不二法则,而手足口病虽然是肠道传染病,但是它的传播途径不仅是局限粪口传播,它还会通过呼吸道飞沫、咳嗽、喷嚏等进行传播。
03勤洗晒,消毒
洗晒大家都知道,那么家中消毒怎么进行呢?肠道病毒最怕的是紫外线和高温煮沸消毒,家长们可以对家中物品结合以上两种方式进行消毒,还可以用84消毒液进行环境表面的消毒,如家具、座椅等,注意消毒液的稀释。
04少聚集
人群聚集、接触频繁是容易传播手足口病,建议手足口病流行期间,尽量不要带儿童到人群聚集、空气流通差的公共场所。
05接种疫苗
接种手足口病疫苗(EV71疫苗),分为2针打,在满6月龄至5周岁之间打,第一针和第二针之间需要间隔至少1个月。手足口病疫苗主要用于预防EV71型病毒感染。虽然接种了疫苗不代表肯定不感染手足口病了,但是请家长们知悉在手足口病病原体中71型肠道病毒是引起手足口病最严重的病毒,而接种了EV71疫苗能起到很大的防护作用,确保感染后不会出现重症病例。
相关护理工作
01及时退烧,注意病情
儿童患上手足口病之后会有发烧症状的,所以家长朋友们应该尽快退热处理,因为退烧的方法比较多,家长可以酌情选择对儿童没有伤害的退热方法,这样才能够让幼儿健康不再受到更加严重的伤害性,家长们一定要注意多给孩子喝温开水,做好护理工作。
02补充营养,注意饮食
1.饮食要少量多餐,清淡营养,以软烂或流食为主;
2.不宜热饮热食,或食用冰冷、辛辣、酸咸等刺激性食物,以防加重口腔内部疼痛,引起幼儿厌食;
3.饭后用生理盐水漱口,保持口腔清洁,避免残留物感染。
03伤口护理,注意卫生
1.剪短患儿的指甲,避免挠破患处;
2.切勿用针挑破皮疹,引发感染;
3.皮疹破损处及时涂上消炎药,保持局部清洁干燥;
4.选择柔软透气的衣服、被褥,多晒太阳,保持清洁。
手足口病虽然会多次复发,但普遍可自我痊愈,家长也不要太恐慌。
只要严格做到勤洗手,勤消毒,勤锻炼,少扎堆聚集,早到正规医院接种疫苗等预防工作那么手足口也不是什么可怕的事 。
如发现不适,要早确诊,早治疗,早隔离,隔离期间遵医要求居家隔离,不去公共场所。
家长注意事项 1.如果儿童有手足口或其他传染性疾病,要及时通知幼儿园和经常一起玩的儿童家长,这样幼儿园和家长才能采取措施,及时处理。 2.儿童患病后要及时的隔离,家里的玩具、用品等也要及时的消毒,并在阳光下暴晒。 3.家长切莫病急乱投医,应到正规的医院进行诊治。 孩子的健康是我们共同的责任, 让我们家园携手,用心做好手足口病的预防工作,为孩子的健康成长保驾护航!
下一篇 对待特殊儿童,父母该怎么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