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墨香盈月 书海泛舟——亲子共读心得(第三期)
发布日期:2025-05-18 14:50:29 来源: 点击次数:0
亲子共读心得
尊敬的各位老师,各位家长,大家好!我是小四班张若坤的爸爸,很荣幸能在这里和大家分享我和孩子亲子阅读中的一些心得体会。初为人父,我和大家一样,在育儿路上经历过迷茫和摸索,而亲子阅读可以说是我和孩子共同成长中最珍贵的纽带。今天我就简单谈一下我们家的育儿心得,希望能给大家带来一些启发。
一、尊重与陪伴
三岁大的孩子,看似还是很小很幼稚的年龄,但是已经有了自己的主见和思想。我们首先做到的就是尊重,其次就是在我们孩子的成长过程中放下功利心去享受过程。每当孩子遇到难过害怕时,我们就会去感同身受,设身处地的站在孩子的角度思考问题,因为当孩子的情绪被认可的时候,她好像就不会跟你争吵,问题就更容易被解决。在阅读的过程中,我们从兴趣出发,把选择权交给孩子,孩子喜欢恐龙,我们就一起读《恐龙大陆》;她喜欢植物,我就找来《一粒种子的旅行》翻翻书。尊重孩子的兴趣,阅读才能从“任务”变成“期待”。
最初我也曾焦虑于“孩子能记住多少”“认识多少字”,后来发现,亲子阅读的核心不是“教”,而是“陪”。当我们放下对结果的期待,和孩子一起沉浸在故事里时,阅读反而成了一种自然而然的生活习惯。也间接的培养了她在生活中遇到困难时会想起我们教她的一些阅读时发现的事实与道理,让她更加的勇敢、坚强。
二、接纳与习惯
接纳自己孩子跟同龄孩子的差异和不完美。在女儿小时候我们总是觉得她特别乖巧懂事,但是随着年龄增长,孩子慢慢有了自已的个性,穿衣服要自已选,吃饭也挑食,有时候也会因为欲望得不到满足而任性哭闹。然而每天20分钟,胜过千言万语。无论多忙,我们和孩子约定每天睡前15-20分钟是“专属故事时间”。关上手机,放下琐事,这段纯粹的时光让孩子感受到:阅读是和爸爸妈妈一起的“魔法游戏”,才能养成一个良好认字与阅读的习惯。前段时间学校组织的一次朗诵比赛,因为孩子平时就喜欢阅读,所以我们也积极报名参加了这次活动,但是每次在背故事的时候她总是注意力不够集中,由于识字量少只能我们边念她边听,才能背下整个故事,但是背上几次就不愿意背了,我们作为父母也平和自已心态,不焦虑,不过高要求,告诉自己:只要女儿能自信大方站上舞台就很不错了。比赛那天她作为小班的小朋友来说,呈现出来的效果让我们也很满意,也很意外,毕竟也是她第一次上台讲故事,迈出第一步最重要,这样的活动不仅点亮了她爱阅读的心灵,也增加了她的自信。在幼儿园安排的各式的活动,让我的孩子也有浓厚的兴趣去阅读学习。这两学期来孩子的自主能力、思维能力、学习能力都潜移默化的得到提高。
三、收获与成长
在阅读的过程中,我们互动式阅读,让故事“活”起来。读到《猜猜我有多爱你》时,孩子会跳起来模仿小兔子伸展手臂;读到《小小的大大的》我们就会带着孩子去山脚下感受自己的小与大山的大。读到《我敢大声说》时也会引导她勇敢表达敢于回答老师的提问。当孩子因为刚上幼儿园时的分离焦虑哭闹时,我通过《爸爸是我的天空》的故事让她明白爸爸妈妈很爱她,让她感受到她拥有很多的爱。
在孩子成长的同时,作为家长我们也同样在成长。陪孩子读《菲菲生气了》,我学会了接纳孩子的情绪;读《安的种子》,我反思自己是否给孩子成长留有足够的耐心。。这些绘本故事同样也在教导我们大人要去接纳孩子,理解孩子。
四、给新手家长一些建议
即使普通话不标准、讲得磕磕绊绊,也没关系。孩子最在意的是和你在一起的温度。在家里设置一个“阅读角”,哪怕只是一个小书架、一块地毯,让孩子随时能触手可及。孩子可能今天爱读、明天闹脾气,但只要我们耐心而坚定地坚持,阅读终会成为她生命中的光。
亲子阅读不是一项“任务”,而是一段用爱浇灌的旅程。它不会立竿见影地让孩子成为学霸,但那些依偎在怀里的温暖、那些因故事而闪亮的眼神、那些自然而然流淌出的思考和对话,终将成为孩子心底最柔软的力量。
最后,我想用一本绘本的名字结束今天的分享——《牵一只蜗牛去散步》。育儿路上,愿我们都能和孩子一起,在阅读中慢下来,感受成长的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