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首页> 最新动态 >

墨香盈月 书海泛舟——教师读书心得(第三期)

深耕细耘,培育幼儿创新之苗

教师  沈丽

微信图片_20250722153541

在教育的漫漫长河中,学前教育宛如一颗璀璨的启明星,引领着孩子们踏上知识与成长的征程。《支架儿童的主动探究 ——STEM 与个别化学习》这本书,恰似一座蕴藏着无尽教育智慧的宝库,为身为幼儿园教师的我,在探索如何培养幼儿创新能力的道路上,照亮了前行的方向,也让我对学前教育的使命有了更为深刻且全新的感悟。

一、聚焦 STEM,点燃创新思维的火花

在科技日新月异的当下,人工智能、大数据、物联网等新兴技术如雨后春笋般不断涌现,深刻地改变着我们的生活、工作与学习方式。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学前教育作为基础教育的基石,其重要性愈发凸显。培养幼儿的创新能力,使其能够适应未来充满挑战与机遇的社会,已然成为我们学前教育工作者肩负的重要使命。

本书着重强调,幼儿阶段是形成对 STEM(科学、技术、工程、数学)兴趣的黄金时期。然而,回顾以往的教育实践,我们不难发现,在许多幼儿园乃至中小学教育中,技术与工程教育常常被人们忽视。这一现状促使我们深刻反思,并积极寻求改变。

为了有效培养幼儿的创新能力,我们在日常教学中,积极创设一系列富含 STEM 元素的活动。比如,开展 “小小发明家” 的主题活动,为幼儿提供丰富多样的材料,如塑料瓶、易拉罐、小马达、齿轮等。鼓励幼儿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将这些看似普通的材料组合成各种新奇的小发明。在这个过程中,幼儿们需要思考如何运用科学原理让小发明动起来,如何通过技术手段实现自己的创意,如何进行工程设计以确保小发明的稳定性和实用性,以及如何运用数学知识进行精确的测量和计算。通过这样的活动,不仅能够锻炼幼儿的动手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更能够极大地激发他们的创新思维,让他们在探索与实践中感受到创新的乐趣和成就感。

二、搭建创新发展的桥梁

在教育领域,关于教学方法和教育理念的争论从未停歇。不同的教育流派和理论各执一词,让教育工作者们在实践中时常面临困惑与抉择。而本书提出的中庸思维,犹如一股清泉,为我们的教学实践注入了新的活力与智慧,为培养幼儿的创新能力搭建了一座坚实而有效的桥梁。

中庸思维强调兼容相继,倡导我们在教育实践中不应片面地追求某一种教育方式,而是要综合考虑各种教育理念和方法的优势,根据幼儿的实际情况和教育教学的具体需求,灵活地进行选择和运用。

在培养幼儿创新能力的过程中,我们既要重视个别化学习,尊重每个幼儿的独特个性和学习节奏,为他们提供充分的自主探索空间;又要关注合作性学习,让幼儿在与同伴的交流与协作中,相互启发、相互学习,共同成长。例如,在开展创意手工活动时,可以先给予幼儿一定的自主创作时间,让他们根据自己的兴趣和想象,自由地选择材料、设计作品。然后,组织幼儿进行小组分享和交流,让他们互相欣赏彼此的作品,分享创作思路和经验。在这个过程中,幼儿们不仅能够展示自己的创新成果,还能够从同伴那里获得新的灵感和启发,进一步拓展自己的创新思维。同时,教师在这个过程中要发挥引导作用,适时地给予幼儿鼓励和指导,帮助他们不断完善自己的作品,提高创新能力。

三、个别化学习,滋养创新潜能的萌芽

每个幼儿都是独一无二的个体,他们如同夜空中闪烁的星星,各自散发着独特的光芒。他们有着不同的兴趣爱好、性格特点和学习方式,也蕴藏着不同的创新潜能。本书以 STEM 教育为切入点,构建系统的个别化学习课程方案,为我们挖掘和培养幼儿的创新潜能提供了切实可行的路径。

在今后的教学工作中,我会更加用心地去观察每一个幼儿,通过日常的交流、游戏、作品分析等多种方式,深入了解他们的兴趣爱好、思维特点和发展需求。对于那些对绘画充满热情且想象力丰富的幼儿,我会为他们提供丰富多样的绘画材料和主题,鼓励他们创作富有创意的故事画、科幻画等,引导他们用画笔表达自己独特的想法和创意。对于对科学实验有着浓厚兴趣的幼儿,我会为他们提供更多的实验机会和资源,支持他们进行一些简单的科学探究活动,鼓励他们大胆提出假设、进行实验验证,培养他们的科学思维和创新精神。

同时,我也会关注幼儿在创新过程中的情感体验,尊重他们的每一个想法和尝试,即使是看似不太成熟的创意,也给予充分的肯定和鼓励。让幼儿在一个宽松、自由、包容的环境中,敢于表达自己的想法,勇于尝试新的事物,从而让他们的创新潜能得以充分的滋养和发展。

《支架儿童的主动探究 ——STEM 与个别化学习》这本书,为我在幼儿创新能力培养的教育实践中提供了宝贵的理论支持和实践指引。它让我明白,培养幼儿的创新能力是一项系统而复杂的工程,需要我们从多个维度去思考和实践。在未来的教育工作中,我将以书中的理念为指引,不断探索创新教育方法,努力为幼儿搭建一个更加广阔、多元、富有创意的成长舞台,让每一个幼儿都能在创新的天空中自由翱翔,绽放出属于他们自己的无限可能。我也将不断反思和总结自己的教育实践经验,与同行们分享交流,共同为推动学前教育事业的发展,培养更多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未来人才而努力奋斗。

上一篇 汉中市幼儿园幼教集团“做孩子们心中的好老师”师德师风演讲展播...

下一篇 守护蓝天精灵,共筑生态家园——汉中市幼儿园保护野生鸟类倡议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