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首页> 最新动态 >

疫情期间家长幼儿心理调适指南

一、 家长情绪调适篇

1.在家这么久,也不知道什么时候恢复正常,心情烦躁,常发脾气,怎么办?

特殊时期,家长照顾孩子的生活学习,也不知道何时可以完全恢复正常生活,容易产生各类情绪。要记得与外界保持沟通,多与亲人、朋友沟通,听听大家的感受想法,彼此鼓励支持。同时,适当运动,不出门也可以在家做有氧运动等,增强机体免疫力。还可以给居家生活列一个小清单,做一些以往想做而没时间做、可以给自己带来快乐的事情,让这段居家的生活变得丰富而有意义。

2.家里活动少,孩子感觉无聊憋屈,火气很大,怎么办?

大家宅在家里,感觉无聊、无趣、憋得慌,这是正常的情绪反应。家长可以学着去留意自己即将发火的信号,并设法减轻自己的焦虑。可以尝试深呼吸,想象愉快的场景,默数或者暂时离开一下,并告诉自己:保持冷静!家长首先要表达对孩子情绪的理解和接纳,然后教孩子通过运动、唱歌、写信等方式,表达情绪。家长还可以抽出时间来,开展一些家庭活动,如涂鸦手工、一起家务、做地板游戏、身体互动等。丰富的活动不但能提升亲子情感互动,也能让孩子拥有良好情绪。

二、 幼儿情绪调适篇

(一)疫情对儿童的影响

1.情绪方面

可能出现慌张,不知所措;反复洗手,不敢出门;担心自己的身体情况,害怕自己会死;对无聊的生活状态感到愤怒和烦躁;对反复出现的疫情信息感到恐惧。

2.躯体反应

可能出现腹痛腹胀,头晕头痛,尿频尿急,睡眠差,做恶梦,食欲差,乏力等。由于儿童对情绪不能准确描述,所以躯体反应可能更为常见。

3.认知方面

年龄越大,对认知的影响越容易被观察到或被倾诉。比如记忆力下降,注意力不易集中和不持久,与别人交流时表达和理解困难,脑子反应变慢等。

4.行为方面

不停地吵闹、哭泣,提出各种要求;玩有关病毒、口罩或死亡等主题的游戏,或玩看似不相干的破坏性游戏;对身体过分关注,反复要求医学检查;服用大量药物;行为退缩,原本已经具备的能力下降或消失,变得依赖家人;严重者甚至出现冲动行为。年龄小的儿童不会用语言表达,可能更容易出现行为问题。

(二)如何帮孩子进行心理调适

1.用科学的方式、易懂的语言传递疫情信息

当孩子提出“为什么不能出门”的疑问时,家长应该用比较科学和正式的方式去传递疫情信息。对于年龄小的孩子,家长可利用权威机构发布的图画、绘本等资料以讲故事或玩游戏的方式告诉给他们,在轻松有趣的环境中了解疫情相关信息。要避免媒体对孩子的不良影响。

2.陪伴孩子,尽可能保持正常作息

由于疫情带来的长假,不少的孩子可能作息紊乱,可能整日沉迷于电视、网络,这明显会影响孩子的身心健康。父母要多陪伴孩子,比如进行亲子阅读、亲子小游戏、亲子手工等。可以适当进行有趣的室内运动,比如青蛙跳、捉迷藏等,这对改善孩子情绪有着重要作用。同时,家长要帮助孩子形成有规律的学习与生活作息,合理使用老师和网上提供的学习资源,做到劳逸结合。

3.家长保持稳定的情绪,给孩子安全感

很多父母总以为孩子还小,什么都不懂,于是就肆无忌惮地在他们面前表露自己的坏情绪,甚至跟孩子发脾气,跟伴侣起冲突。却不知道,孩子是非常敏感的。作为父母,请尽量不要在孩子面前表现出对疫情的恐惧、担忧、抱怨等负面情绪。如果父母情绪不好,则需要先处理自己的情绪。父母稳定的情绪有利于孩子安全感的建立。

4.帮助孩子接纳自己的情绪,学会合理释放

父母要告诉孩子,在这个特殊时期,出现各类负性情绪很正常,大人们也会有类似的情绪。鼓励孩子安然接纳并表达出来,学会用自己的方式合理表达,如写日记、涂鸦、唱歌、做手工、折纸等。

亲爱的家长朋友们,在这场抗击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战役中,我们和孩子“宅”在家里也为这场没有硝烟的战役贡献了自己的一份力量。现在战役已经进入最后的决胜阶段,我们都要加油坚持,在与病毒抗争的同时积极做好自己与幼儿的心理防护!













汉中市幼儿园保健室

2020年317


上一篇 停课不停学,成长不停歇——汉中市幼儿园假期“停课不停学”工作...

下一篇 汉中市幼儿园致家长一封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