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霞家庭教育工作”——《家长如何培养孩子的交往能力》
发布日期:2022-06-26 15:35:57 来源: 点击次数:0
教师介绍
丁俊萍,本科,陕西师范大学学前教育专业。汉中市三八红旗手(妇联执委)温霞家庭工作室成员。国家三级心理咨询师,家庭教育高级指导师,北京师范大学心理学部共同陪伴·从心连接儿童心智成长指导师。陕西省儿童心理学会儿童心理指导师.她的教育理念是:一切为了孩子,为了孩子的一切!
家长如何培养孩子的交往能力
心理学家指出,同伴对指导或训练儿童掌握社会交往技能,帮助孩子走出孤独具有特殊作用,因为这种技能儿童是无法在成年人那里学到的。两岁半到六岁是幼儿社会规范的敏感期,两岁半的孩子逐渐脱离以自我个人中心,对交接朋友群体活动有明显的倾向。不仅幼儿园是孩子交往的重要活动场所,我们的家庭氛围和家长的交际能力也对孩子起到潜移默化的影响。现在我们家庭大部分都是三口之家,要培养孩子与人交往的能力,父母必须给孩子创设环境并在以下几个方面对孩子进行耐心、细致的引导:
1. 首先培养孩子积极主动的交往态度。交往态度直接影响儿童交往能力的发展,要给予孩子一个充满爱的温暖家庭,父母孩子经常一块游戏,娱乐,在这种家庭中生活的孩子从小就会有一种喜欢与人交往的态度,而孩子在外遇到挫折和苦恼,也会因有这样的家庭温暖而很快愈合。家中有客人来,就让孩子参与接待,让座、倒茶、谈话……不要将孩子赶走。另外,父母需要为孩子创造条件。从小为孩子创设交往机会,多请小朋友到家里做客,带孩子探亲访友,扩大接触面,让孩子有机会和各类人交往,从中体验交往的乐趣。定期为孩子提供一些可以和其他年龄相仿的,价值观相近的孩子进行沟通合作的机会。价值观相近的同龄人的交往会促使孩子学到很多他们从其他人身上学不到的东西。独生子女的父母们可以建立一个较稳定的社会圈子,给孩子们创造一同玩的机会;与此同时,父母们也可以开展自己的活动。大人之间的感情日益加深,孩子们的关系也就日益密切。同时,父母也要鼓励孩子参加不同背景的同龄人的活动,鼓励孩子和不同年龄段的孩子交往。这样的活动大大拓展了她的视野,提高了她的社会活动能力。
2.提高孩子的语言能力。要交往,就要靠有效的语言沟通,儿童3-6岁是语言发展重要时期,父母要多注意培养孩子良好的语言理解能力和出色的语言表达能力。要让孩子多听故事,还要多讲故事,多创编故事,要多让孩子接触大自然大社会,为孩子语言表达提供丰富的内容。鼓励孩子说出感受,有意训练孩子语言表达能力。比如:你看见了什么?你的感觉是什么?(说出自己的感受......)如果是你,你会怎么做?(说出别人的感受,共情体验) 这件事情之前....... 之后...... 多用如果......假设性的问题帮助孩子们进行思考,如果.....还会......有可能......可能会发生什么......鼓励孩子进行因果思考对他有效解决问题很有帮助。教育孩子懂得学会倾听 父母要教育孩子尊重小伙伴,别人讲话或提建议时,要集中精神听,理解别人的意思,不随便插嘴打断别人,遇事应由大家一起来商量解决。同时也要教育孩子积极发表自己的意见,对于不善发表意见的孩子,家长可以先分析原因,有的可能是害羞,有的可能是缺乏主见,然后有针对性地训练孩子,先在家中亲人面前多谈,然后在几个好朋友面前发表意见,最后能在大庭广众面前大方说出自己想法。
3. 引导孩子掌握交往技巧和交往规则。基本的交往技能——寒暄,寒暄就是见面打招呼,家长应该教孩子怎样与人打招呼,怎样鞠躬握手,怎样向别人介绍自己,如何使用恭敬的语言。在交往中有礼貌、守规则的孩子往往受同伴欢迎,父母应教育孩子多考虑小伙伴的建议和意见,观点不一致时,要互相商量,游戏时要遵守规则,输了不要赖,想和别人一块玩时,要有礼貌地提出要求:我也一起玩好吗?咱俩交换玩具行吗?父母们最好不要轻易试图为孩子们解决矛盾,除非万不得已。父母只需要提前设定好规则,强调“分享”和“轮流”的原则,其余的,让孩子们自己去尝试解决问题。父母们谨记孩子们在一起,一同学习如何分享,如何平衡各种需求,从而和平相处并结交朋友,而不是和父母们沟通交往。如果自己的孩子挑起事端,欺负其他孩子,明智的父母应该主动制止自己孩子的不良行为。孩子的交往技能如:分享、轮流、协商、合作等需要家长在潜移默化中传授给孩子。
4. 家长应多关注孩子的言行,养成良好的交往习惯。比如串门时不乱拿别人的东西,不抢玩具,离开时整理好玩具等。教给孩子在一个交往集体中应具备的品质:有毅力、有责任感、真诚等,教孩子如何认识自己、欣赏别人。要重视人际交往所需要的心理素质的培养。交往需要良好的心理品质和人格素养,例如 善良、守信、真诚、开朗、诚实等等,这就需要家长在日常生活中有意识地加以培养。教育孩子以诚待人,宽以待人。与人交友必须真心诚意,否则不能长期维持友谊。对朋友缺点采取较为宽容的态度,懂得“取人之长,补己之短”,才能友好相处。例如,个人霸占一小堆积木砌不出什么好看的造型,而大家合作,让积木充分利用,就能共同砌出各种好看新奇的造型。让孩子理解合作力量大的道理 家长要让孩子认识到许多事需要大家一起干才能成功,才会更有意义。让孩子学会悦纳别人,从内心深处真正愿意接受别人。从实质上讲,合作是双方长处的珠联璧合,也是双方短处的相互遏制,只有欣赏对方的长处,合作才会有真正的动力和基础。
5.有些孩子迷上看电视、电子产品,其中一部分原因就是家长没有空陪他。如果回家后能抽出时间来陪孩子玩一会儿,聊聊天,睡前给孩子讲个故事,孩子一定有变化。每天送孩子入园时提醒孩子学会主动跟邻居、老师、园长、校医、小朋友问好,文明礼貌的孩子一定会越来越招人喜爱。孩子有了小小的变化,家长需要及时发现并鼓励,强化孩子的主动性行为。3-6岁的幼儿主要的学习方式就是;游戏与模仿。他们的社会交往能力也是在日常生活和游戏中潜移默化地发展起来的。在你以身垂范悉心帮助下,我相信你的孩子在与他人交往时一定会有明显的进步,一见陌生人就紧张、胆怯、退缩、不敢说话等情况一定会有所改变。当发现孩子的每一点变化,你要随时看在眼里,记在心里,并持续不断地鼓励她、表扬她。如此坚持下去,你一定能看到孩子的良好表现而倍感欣慰。当孩子在家有了一些特殊的表现时,家长应及时与老师交流,因为孩子在家里的表现不一定会在幼儿园表现出来。孩子的不良习惯有待于家园配合纠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