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墨香盈月 书海泛舟——教师读书心得(第五期)
发布日期:2025-07-15 15:05:54 来源: 点击次数:0
读《慢小孩》有感
教师 李乐薇
在这个用快捷键丈量世界的时代,我们的教育仿佛变成了一列停不下来的地铁。我们总是匆匆忙忙地追逐着各种目标,却很少有机会静下心来,去感受那些被我们忽略的“慢”。最近阅读《慢小孩》这本书,宛如一阵清风,轻轻拂去了我内心的浮躁,让我重新审视了成长的意义。
书中描绘的“慢小孩”形象,让我在阅读的过程中不断地将其与我班上的孩子们相对照。书中的“慢慢”不是落后者,而是时光的诗人,他用稚嫩的手指在教室的玻璃窗上画下晨曦的轨迹,用整个上午观察蜗牛爬行的纹路。在这个快节奏的社会中,我们总是在不自觉地催促孩子们快点成长、快点学习、快点适应,却往往忽略了每个孩子都有自己独特的成长节奏。“慢小孩”的存在,就像是对这种快节奏的一种温柔提醒,让我们重新审视教育的真谛。作为幼儿教师,我们每天都在面对一群充满活力和好奇心的小天使,但他们的发展速度却各不相同。有的孩子能迅速掌握新知识,积极参与活动;而有的孩子则需要更多的时间去观察、去思考、去尝试。曾经,我可能会因为那些“慢小孩”的进度而感到焦虑,担心他们会落后。但通过阅读《慢小孩》,我深刻地认识到,这种焦虑是多余的。每个孩子都是一颗独特的种子,有的种子发芽早,有的则需要更多的时间在土壤里积蓄力量。就像书中的慢慢,他在很多方面都比其他孩子慢一些,但他有着无比丰富的内心世界和对事物独特的感知能力。这让我反思自己在教学中的行为,是否给了这些“慢小孩”足够的表达机会和耐心的引导?是否因为急于完成教学任务而忽略了他们细腻的情感需求?在与孩子们相处的日子里,我开始更加注重观察每个孩子的特点和需求。对于那些“慢小孩”,我不再急于求成,而是给予他们更多的时间和空间去探索。我会在他们遇到困难时,轻轻蹲下身子,用温暖的语言鼓励他们再试一试;我会在他们取得一点点进步时,给予最真诚的赞美和肯定。我发现,当我放慢脚步,用耐心和爱去陪伴他们时,这些“慢小孩”也能逐渐绽放出属于自己的光芒。
教育不仅仅是知识的传授,更是心灵的滋养和陪伴。我们要成为孩子们成长道路上的引路人,用爱为他们营造一个安全、温暖的环境,让他们能够自由自在地成长。每个孩子都渴望被理解、被尊重、被关爱,而我们的责任就是给予他们这些,让他们在充满爱的氛围中建立自信,勇敢地面对生活中的挑战。
孩子的成长离不开家庭和幼儿园的共同努力。我们需要与家长保持密切的沟通,让他们了解孩子在园的情况,同时也了解孩子在家中的表现,共同为孩子的成长制定适宜的计划和策略。只有家庭和幼儿园形成合力,才能为“慢小孩”们提供更加全面、有效的支持和帮助。我们与家长共同编织的,不是考核表上的进度条,而是一张温柔的时光之网。就像牵牛花懂得不同竹竿需要不同的攀援节奏,我们也在学习用不同的节拍,奏响成长的交响曲。也许每个人都是某个方面的“慢小孩”,但快不是都好,慢也不是都不好。就像《牵着蜗牛去散步》里藏着生命的隐喻:最快的抵达,是学会与蜗牛同步的呼吸。那些被我们抱怨的“慢”其实是时光馈赠的显微镜——让我们看清紫色野花睫毛上的露珠,听见蚂蚁搬家的进行曲,触摸到黄昏给操场镀金的温柔笔触。
教育不是流水线上的标准化作业,而是园丁与花开的对话。那些需要更长时间破土而出的种子,往往藏着最独特的生命密码。读完《慢小孩》,我懂得慢小孩也会绽放自己的花朵,也会焕发出属于自己的光彩,他们需要合适的环境:没有催促和焦虑,没有伤害和失望,只有耐心、等待、陪伴和理解。
教育家简·尼尔森认为,应避免将孩子类型化,尊重孩子的个性。正如书中所说,只要家长和老师有足够的耐心发现孩子、肯定孩子、等待孩子,充分地尊重孩子的成长方式,每个孩子都了不起! 我深感自己肩负的责任重大。我将以更加坚定的信念和更加饱满的热情,投入到幼儿教育事业中。我相信,只要我们用心去呵护每一个孩子,无论他们是“快小孩”还是“慢小孩”,都能在我们的关爱下茁壮成长,绽放出最绚烂的花朵。
下一篇 没有了